在晉中市壽陽縣尹靈芝鎮的起伏山巒間,一場與時間賽跑、同風雨角力的綠色能源攻堅戰正激烈展開。作為山西省重點新能源項目,清潔能源公司壽陽尹靈芝二期140MW風電項目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的關鍵節點上,直面山地地形復雜、大風天氣頻發等多重挑戰,各參建單位以實干破難的勁頭,在風機林立的山脊上勾勒出清潔能源發展的奮進畫卷。
全力沖刺:與大風季“搶時間”的山地攻堅
山脊間燈火通明,機器轟鳴。當前,該項目建設已進入關鍵階段,而它所在的晉東山地,每年5-8月平均8級以上大風天數超40天。為破解大風季施工瓶頸,參建團隊爭分奪秒搶抓窗口期,提前三個月啟動氣象預警機制:針對輪轂高度105米、風輪直徑182米的大型風機吊裝,引入“智能測風+動態調整”系統,利用激光雷達實時監測微氣候,在風速低于7級時實施“小時級”精準吊裝,目前已完成9臺風機吊裝,效率提升30%。在風機基礎澆現場,施工團隊搭建防風棚、啟用暖棚養護技術,克服晝夜溫差大等不利因素,采用24小時輪班制攻堅,目前26臺已澆筑基礎全部一次性驗收合格,剩余2臺計劃5月底前完成,確保大風季不停工、關鍵節點不延誤。
協同破難:全鏈條打通“山地風電”梗阻點
面對山地施工的獨特挑戰,各參建單位以“一盤棋”思維破解多重制約。針對13.5公里新建道路與15公里改擴建道路,施工單位采用“強基固坡+生態護坡”技術,在雨季前完成全部路基施工,打通交通“生命線”。在220kV升壓站擴建工程中,創新采用“預制艙式”模塊化安裝技術,將35kV配電室與140MVA主變安裝周期縮短15天,目前升壓站已全面具備帶電條件。72公里集電線路穿越林區與農田時,采用“無人機勘線+定向鉆穿越”工藝,在已完成的55公里線路中,實現“零青苗破壞、零林木砍伐”生態施工,預計8月底全線貫通。
實干鑄魂:全容量并網進入倒計時
在各參建單位的晝夜奮戰下,風機吊裝、基礎施工、線路敷設等關鍵工序已全面鋪開,“白加黑”“5+2”的攻堅場景成為常態,項目正以“一天一個樣”的速度向全容量并網目標沖刺。“我們每天調度會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在大風季搶出更多有效工時’,每個參建者都憋著一股勁,要在晉東山地豎起風電建設的實干標桿。”項目負責人表示。
從溝壑縱橫的山地到風機旋轉的清潔能源基地,尹靈芝二期風電項目的每一片葉輪、每一米線路,都凝結著建設者“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該項目全容量投產后,年發電量預計將超3億千瓦時,可滿足約15萬戶家庭年用電量,年節約標煤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萬噸,相當于新增森林覆蓋面積8.6萬畝。這座大風季里崛起的綠色場站,不僅是壽陽縣“無煤少煤”轉型的重要支點,更以“提速不減質、攻堅不松勁”的實干精神,為山西能源革命寫下生動注腳。隨著項目全容量并網節點的日益臨近,這座晉中山地的“綠色引擎”正蓄勢待發,以實干者的姿態,在“雙碳”征程中奏響屬于風電人的奮進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