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瑞典政府本月阻止了13個海上風電場的建設計劃,原因是擔憂這些風電場會縮短該國對俄羅斯導彈襲擊的預警時間。此決定成為歐洲又一個國家安全因素滲入原本被視為民用性質政治決策的例子,尤其在2022年2月俄烏沖突之后。
瑞典國防部長帕爾·容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由于風電場的存在,導彈襲擊的反應時間可能從2分鐘縮短至60秒,并配圖展示了風電場如何在后方形成“陰影”,導致導彈和巡航導彈無法被探測。專家指出,風電場與雷達信號的相互干擾是一個已知問題,隨著風電場的增多,這一問題可能會愈發嚴重,除非采取相應對策。美國能源部也證實,雷達干擾可能影響空中交通管制、天氣預報、國土安全和國防任務,盡管大多數風電項目對雷達任務沒有顯著影響。風電場中的渦輪機及其葉片的旋轉會干擾雷達系統的讀數,造成誤報,且目前沒有萬全之策來解決這一問題。盡管政府和私營公司對此問題已有所認識,并進行了相關研究,但在瑞典,這一決策仍引發了對能源獨立與國家安全之間平衡的廣泛討論。
同時,風電能源是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支柱,對于因俄烏沖突而能源緊缺的歐洲尤為重要。瑞典政府雖致力于在未來二十年內將年度電力產量翻倍,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但此次叫停風電場建設無疑對其可再生能源生產計劃造成了影響。然而,政府也批準了在西部、面向北約的海岸建設“波塞冬”風電場,以平衡能源需求與安全顧慮。此事件凸顯了在能源獨立與國家安全之間尋求平衡的復雜性,也提醒了全球各國政府在推進綠色能源轉型時需充分考慮其對國家安全可能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