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氣風電主編的GB/Z 44047-2024《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組 設計要求》(IEC TS 61400-3-2:2019 IDT)于今年5月發布,并將于2024年12月1日實施。
此項標準為國內首份,填補了風電行業漂浮式海上風機相應設計規范要求的空白,具有行業引領示范作用,體現了電氣風電在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設計方面的“硬實力”。

此項標準詳細規定了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外部條件評估(不限于海洋環境、風力條件、波浪、海流等),此外,涵蓋了外部條件定義和評估、結構設計、控制和保護系統、機械系統、電氣系統、錨定系統等設計要求,以及如何確保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安裝、運行等狀態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針對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的發展需求,該標準為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提供指導和規范,確保機組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環境適應性,同時也能達到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以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作用。
此項標準可指導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面臨的許多技術挑戰,如海洋環境的復雜性、極端氣候條件下的穩定性、以及長距離輸電等問題,確保風電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隨著海上風電布局由近海向深遠海不斷推進,電氣風電對漂浮式風電的開發應用及深遠海風電的布局推進,做好了充分準備。
2023年
電氣風電配合龍源電力完成了“國能共享號”漂浮式風機的安裝工作,正式落戶福建莆田南日島海域,成為全球首個將海上漂浮式風電與海洋牧場養殖相結合的項目。
電氣風電中標中電建萬寧漂浮式海上風電試驗項目,為其提供一臺16MW的風電機組。


2024年
6月,“國能共享號”正式投產發電。

未來,電氣風電將依托此項國家標準,發揮引領作用,攜手同行進一步探索漂浮式海上機組的開發運用,為中國海上風電事業的穩定高效發展做出貢獻。
同時,電氣風電也將以各類技術創新及突破來實現“風電+”新場景、新應用落地,促進多產業融合,探索“藍色糧倉+綠色能源”新路徑,交付“高可靠、可信賴”的整體解決方案,堅持模式創新下的行穩致遠。
附【標準解讀】
GB/Z 44047-2024標準主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