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張家口壩上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與“新疆哈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東南部風區”風電機組招在北京正式開標,此次招標共有12家企業投標,收到標書177份。其中,金風科技以3850元/千瓦的報價,宣告1.5兆瓦風電機組單位千瓦造價跌破4000, 把國產風機價格拉向新低,也將國內風機企業的價格之爭引向高潮。
這次招標正值美國啟動301調查之際,美方指責中國在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中歧視外資。盡管此次招標對一些關鍵條款進行了臨時調整,但外資風機制造商近乎集體缺席,僅有一家外資企業參與了投標,其報價也明顯高于本土企業。
大容量 超低價
此次風電機組設備采購招標于9月20日啟動,涉及的項目共分兩部分,分別是張家口壩上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共14個風電場項目,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和新疆哈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東南部風區(共10個風電場項目,裝機容量200萬千瓦)。
這次招標主要特點是“大”,不僅采購規模創下紀錄,而且首次對風機的單機容量提出要求,被認為是我國風機制造業進入2.5兆瓦時代的標志性項目。據了解,新疆哈密200千萬風電機組招標中,要求單機容量不低于2.5兆瓦,且設備投標方必須有300臺樣機通過240小時運行測試。張北150萬千瓦項目招標,則針對不同風場,對設備提出了1.5兆瓦和2兆瓦以上單機容量的要求。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表示,大幅度提高對單機容量的要求,是為了促進風電機組技術進步。在具備條件的地方使用大型風電機組,對于提高土地、風能等資源的使用效率,優化電力系統運行具有重要作用。
最近兩年,兆瓦級機組成為全球風電業的主流機型,我國風電企業也爭相啟動了大型風機的研制進程。不過受到資金、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在全國80余家風電整機企業中,目前研制出2兆瓦以上風機的企業,主要是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方汽輪機、上海電氣、明陽風電等位于第一陣營的制造商。因此,這次風機招標,主要是國內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之間的競爭。
據了解,在此次招標涉及的全部24個風電場中,共有12家企業投出177份標書。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方汽輪機、上海電氣、湘電風能參與了全部投標,10月1日剛剛在紐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明陽風電則將重心放在了新疆哈密的10個項目上。
與我國以往進行的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類似,這次招標在評標中將綜合考慮投標企業的技術指標、以往業績、財務保證方案等因素,但價格仍是投標方能否中標的關鍵因素。2008年以來,在特許權招標的拉動下,我國風機報價不斷下降,到去年年底,國產風電機組市場價格已從2008年初的6200元/千瓦左右,下降到每千瓦5000元/千瓦以下。
據日前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0》分析,國產風機市場售價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國產化程度提高、原材料價格下降、運輸成本降低、規模效益加大等,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企業為了在項目招標中中標,違背市場規律不惜降價,引起其他企業跟風。
這次招標將國產風機的報價拉向新低,風機企業的價格戰進一步激化。以往在報價方面較為謹慎的金風科技,此次大舉出擊,在河北張家口的多個項目中報出了全場最低價3.81214億元/10萬千瓦,折合3812元/千瓦,這也是目前國內同類型風機中的最低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