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大興安嶺地區首個風電項目——呼瑪縣100兆瓦風電項目首臺風電機組成功吊裝,標志著中國最北風電項目向全容量并網發電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呼瑪縣100兆瓦風電項目位于呼瑪鎮南部,呼瑪縣100兆瓦風電項目總投資7.6億元,規劃建設20臺單機容量為5兆瓦的風電機組,并配套建設一座220kV升壓站。單臺風機年發電量可達1150萬度。項目落地初期,審批手續、設施配套等一度成為企業最擔心的問題。然而,困擾沒有持續太久。呼瑪縣多次現場調度項目建設情況,專門成立了項目工作專班,實行全過程包聯,密切跟蹤協調項目建設每一環節,為搶抓項目建設速度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呼瑪縣100兆瓦風電項目專班負責人孫凱表示,“企業剛剛入駐呼瑪,我們就成立了專班,協助辦理各項手續,縮減辦理時間。把原本需要跑幾個部門的事,集中辦理,一次性辦結。最近,項目陸續開始進入到機組吊裝階段,需要的風機葉片特別大,一個單葉葉片都有90多米長,24噸重,不僅需要重卡運輸,就連在公路上拐個彎都很難,為此呢,我們組織縣交通運輸部門、公安部門和屬地鄉鎮村屯負責押運工作,每輛運輸葉片的車都會配備三臺車輛進行前后押運,全力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輸。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做好服務工作,和企業一起努力把100兆瓦風電項目打造成中俄邊境上的亮點工程。”
項目落地涉及的部門多、手續多,呼瑪縣就創新服務方式,簡化辦事程序,召開集中審批會,讓企業與所有相關部門當面對接,使100兆瓦風電項目的手續審批提前了一個半月完成。這樣事事想在前的為企業服務,給招商引資企業吃了一顆克服萬難也要扎根呼瑪建設發展的定心丸。
國電投(天津)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馬少華告訴記者,“呼瑪縣地處高寒高緯度地區,在這里建設施工,最不容易的是冬天零下40度左右,為解決混凝土溫控難題,我們采取搭設小型暖棚、鍋爐加熱、蒸汽養護的方式保證了混凝土質量,搶抓工期;呼瑪常年大風,其實呢,這也是我們最看重的資源,但是,大風天氣對設備安裝來說呢,就增加難度了,通過現場的風速預測,我們凌晨施工,起風前精準完成吊裝計劃,保證了工程的有序進行。”
據了解,項目預計今年10月建成投產后,年上網電量將達到約2.3億度電能,相當于呼瑪縣3萬余戶居民,2023年用電總量的近4倍。節約標準煤約7.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8.8萬噸,將大幅減少碳排放,促進綠色能源發展,延伸“新能源+”模式,產生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帶動地方綠色經濟發展、富民強邊,促進大興安嶺地區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為加快推動我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貢獻邊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