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孟能源合作重要項目——科巴風電項目10月12日投產發電。這是我國在孟加拉國集投資、建設、運營為一體的綠電項目,也是孟加拉國首個集中式風電項目。
10月12日下午,科巴風電項目投產儀式在北京和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兩地連線舉行。該項目裝機容量66兆瓦,共安裝22臺風機,并網發電后每年可提供超過1.45億度綠色電力,減少煤炭消耗4.4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10.92萬噸。
據了解,科巴風電項目位于孟加拉國東南部城市科克斯巴扎爾,于2021年9月開工建設。
“中國方案”破解項目建設難題
孟加拉國的風電建設面臨著風速偏低、地質基礎較差、施工難度大等難題。作為該國首個集中式風電項目,中國建設團隊在科巴風電項目中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用“中國方案”助力當地風電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據介紹,孟加拉國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主要依賴進口,電力基礎也比較薄弱,能源供應一直面臨著相對緊張的局面。
當地的年平均風速低于5.5米每秒。為此,中國建設團隊反復調研、論證,最終選定國內最新技術的低風速風力發電機組,并根據孟加拉國風資源實際情況,將風機葉片長度從70.5米增加到78米,增大掃風面積。同時,將單機容量由2.5兆瓦增至3兆瓦,使項目技術經濟指標最優,具備開發價值。
而針對孟加拉國沿岸氣旋災害頻繁、沖積平原地質基礎差等難題,建設團隊同樣經過詳細勘察,量身定制“中國方案”。
科巴風電項目投產后,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嚴重缺電情況。同時,“中國方案”也為未來孟加拉國的風電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人才培養助力孟加拉國風電可持續發展
科巴風電項目不僅僅為孟加拉國的風電建設提供技術方案,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還為當地提供了1500余個工作崗位。并且培養一批風電產業的優秀人才,為孟加拉國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27歲的穆罕默德·阿里夫是科巴風電項目的孟加拉籍發電值班員。兩年前,他在中國通過校招加入了建設團隊,在國內的風電場學習6個月后,回到了孟加拉國,投入科巴風電項目的建設運維工作中。
目前,孟加拉國電力行業仍舊以天然氣發電為主導。水電、太陽能等所占比例不到2%,風、光等可再生能源沒有充分開發。該國政府在確保電力供應的前提下,正由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