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地亞塞尼9月21日中國企業投資承建的克羅地亞塞尼風電項目自2021年12月正式投運以來,始終堅持屬地化經營,不僅給當地帶來清潔能源,而且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給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2021年12月7日,在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在塞尼風電項目并網發電儀式上發表致辭。
塞尼風電項目由中國北方工業有限公司所屬北方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方國際)投資承建,于2018年11月開工建設。
項目開始至今,克羅地亞托斯卡公司一直為北方國際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公司經理約瑟普·托希奇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項目建設過程中,先后有40多家克羅地亞公司參與,在施工高峰期,項目現場每天有近500名工程技術人員,其中當地員工超過一半。項目每年提供的綠色電力至少可滿足10萬戶家庭的電力需求。
托希奇表示,包括托斯卡公司在內,參與塞尼風電項目的多家克羅地亞公司不僅獲得經濟效益,而且收獲了寶貴經驗,增強了在克羅地亞乃至歐洲市場的競爭力。“北方國際為塞尼當地人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也為克羅地亞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
據了解,塞尼風電項目開始以來,先后共有60多名克羅地亞籍員工在北方國際薩格勒布分公司工作。目前該公司仍有25名當地員工,數量超過中國員工。
最近剛入職的卡門·西姆契奇告訴記者,她沒想到自己能從200多名求職者中勝出,成為北方國際的一員,她為獲得心儀的工作感到榮幸。當地員工蒂哈娜·阿爾特曼說,非常高興能夠成為塞尼風電項目的一員,她欽佩中國同事的專業水平、敬業精神,從中國同事身上學到很多。
塞尼市長尤里察·托姆利亞諾維奇、塞尼市旅游局長維克多·薩馬爾齊亞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塞尼風電項目的中國團隊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融入當地社區,在當地獲得良好口碑。
塞尼風電項目經理劉振說,項目將中國電力裝備和技術人員引進歐盟市場,并在設備供貨、運輸、施工、風機吊裝和并網測試等方面與當地公司開展廣泛合作。截至2023年8月底,項目已累計上網售電6.76億千瓦時,實現收入1.32億歐元,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劉振說,克羅地亞里耶卡電氣技術學院師生、克羅地亞新能源協會企業代表等曾現場觀摩中國新能源設備,學習中國工程公司體系化管理經驗。
正在塞尼訪問的中國北方工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楊小青說,北方國際高度重視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堅持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塞尼風電項目是北方國際踐行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一個典范工程,為克羅地亞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減少電力進口、促進低碳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