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全球最大浮式海上風電場Hywind Tampe項目利用清潔電力為化石能源開采提供動力引發了極大爭議。一些人認為,這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又一次進步,但更多人則指責挪威利用清潔電力為油氣生產提供動力,削弱了綠色轉型的意義。

▲圖為全球最大海上浮動式風電場Hywind Tampen。挪威國家能源公司/圖
8月24日,全球最大浮式海上風電場Hywind Tampen在挪威西海岸正式投產運營。值得關注的是,Hywind Tampen是世界上第一個為海上油氣平臺供能的浮式風電場,這直接把主要投建方和運營方挪威推上了風口浪尖,業界批評其利用清潔電力供能化石能源開采的做法與全球氣候行動和綠色轉型潮流背道而馳。
為5個油氣平臺提供電力
據報道,Hywind Tampen浮式海上風電場由挪威國家能源公司(Equinor)牽頭投建,其他合作方包括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意大利埃尼集團(Eni)子公司Vaar Energi等;該風電場擁有11臺渦輪機,總裝機量為88兆瓦,距離挪威西海岸約140公里,水深260至300米,去年11月首次發電,今年8月初開始滿負荷運營。
Equinor表示,Hywind Tampen可以滿足挪威北海兩個油氣田共5個平臺每年35%的電力需求,相當于每年減少2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等于挪威去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0.4%。
美國CNBC新聞網報道稱,受原材料供應延遲、工程質量、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2020年,Hywind Tampen成本從最初預估的52億挪威克朗(約合4.91億美元)上升至74億挪威克朗,該公司也因此獲得近29億挪威克朗(約合2.73億美元)的財政補貼。
挪威加緊開發浮式海上風電
Hywind Tampen正式投運標志著挪威正加速推進浮式海上風電技術開發。據了解,挪威布局Hywind Tampen項目總共花了5年時間。Equinor在英國蘇格蘭投建的全球首座浮式海上風電場Hywind于2017年10月投入使用,這座風電場擁有5臺渦輪機,裝機容量為30兆瓦。
由于浮式海上風電場通常位于遠海,建設期間需要租用巨型起重機船,這類船租賃費用很高,再加上日常運營維護費用,使整個項目的開發成本幾乎是傳統近海風電場的兩倍。
據合眾國際社報道,挪威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到12至16吉瓦,到2040年實現30吉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這意味著接下來還要打造更多類似Hywind Tampen這樣的大型海上風電項目。
Equinor挪威可再生能源業務主管西麗·金德姆表示:“Hywind Tampen投運證明我們可以在北海規劃、建造和調試更大型浮式海上風電場。我們將充分吸取這次項目的經驗和教訓,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投建更多此類項目。”
據悉,挪威將在今年秋季對其首批商業風電場項目進行招標,其中包括3個浮式海上風電場。
綠電供能油氣開采招指責
不過,Hywind Tampe項目利用清潔電力為化石能源開采提供動力引發了極大爭議。一些人認為,這是清潔能源技術的又一次進步,但更多人則指責挪威利用清潔電力為油氣生產提供動力,削弱了綠色轉型的意義。
挪威首相約納斯·加爾·斯特勒表示,突然停止油氣開采不是完全適用于挪威能源轉型的解決方案。“事實上,在能源轉型過渡階段,我們仍需要石油和天然氣,這是確保能源安全的關鍵,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減少碳足跡。”
據了解,Equinor致力于到2050年成為“凈零排放公司”,但其堅稱即使到2050年,仍然需要石油和天然氣。因此,Equinor擬通過碳補償等方式中和剩余排放量。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最新調查,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Equinor業務組合中的占比很小,低碳支出在其總支出預算中占比不足3%。挪威約70%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來自Equinor,去年,該公司利潤同比猛增134%,而可再生能源僅占該公司去年能源總產量的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