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汕頭市在濠江區海上風電創新產業園舉行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國際風電創新港產業項目開工簽約大會,吹響了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
⊙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產業項目開工簽約大會
簽約新項目
為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強基固本”
大會現場,云集了鑒衡認證、中鐵建工、中材葉片、洛陽LYC、金風科技、國機工程集團、華潤電力、京能清潔能源、中鐵大橋局、國電投江西公司、德利佳、中車永電、大金重工、中國建研院等國內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及能源企業,他們不僅是大會見證者,更是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未來的參與者、建設者。
據悉,本次大會簽約的綜合性項目共5個,主要涉及海上風電母港、海工裝備產業園、海上風電集中送出工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上風電+金融等合作事項,規模約300億元。
大會還舉行了開工儀式,共有8個創新型產業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額約52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值142億元。

⊙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產業項目開工簽約大會
會上,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聯合體正式宣告成立。該聯合體是由落戶汕頭的開發投資、裝備制造、施工總承包和檢測認證等龍頭企業組成的產業聯盟,是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的主力軍,未來將充分發揮資源、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優勢,推動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加快建設。

⊙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產業項目開工現場
向海圖強呼風“換”電
濠江:汕頭海上風電發展“主陣地”
總投資約45億元的“四個一體化”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是本次開工活動的重頭戲。該項目落戶于濠江區海上風電產業園,由金風科技、德力佳、中車永濟、中材科技、北京鑒衡等國內海上風電龍頭企業聯合京能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按照研發設計一體化、工藝流程一體化、生產制造一體化及檢驗檢測一體化(即統稱為“四個一體化”)的創新理念,打造海上風電裝備協同生產基地,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創新性建設提供重要示范。

⊙“四個一體化”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
海上風電母港是海上風電發展的生命線,“從世界海上風電發展規律看,海上施工建設以及海上風電產品出港運輸必須緊緊依賴專業性的海上風電母港。”
據悉,目前汕頭市依托廣澳深水港的優良條件,規劃布局形成“一港一園”的海上風電母港發展新格局。其中,“一港”指利用濠江區廣澳港區廣澳三期已規劃的3個2萬噸級泊位,建設3個專業性綜合性的2萬噸級的海上風電泊位,遠期調整升級為3個5萬噸級的海上風電泊位,同步建設母港堆場、海上風電運維泊位等,滿足海上風電施工、建設、產品出運、重件出口等全方位需求,支撐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長遠發展。“一園”指在港區布局海工裝備制造產業園,規劃年產值超50萬噸的海工裝備產品,打造輻射閩粵浙,出口東南亞的海上風電海工裝備生產基地。

⊙蓬萊生產基地大金碼頭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鑒衡計劃建設35MW級六自由度全功率加載試驗平臺是目前國際上功率等級最高、技術最先進的風電機艙綜合實驗平臺,將為海上風電生產、測試及消納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撐,有助于將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打造為國際海上風電創新策源地。

⊙35MW級六自由度全功率加載試驗平臺
另外一個落戶濠江區海上風電產業園的開工項目是總投資約4億元的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項目,是國際風電創新港的創新性、基礎性項目。該項目按照“全國最好、國際領先”的標準建設陸上風電試驗基地,通過建設4個風機測試機位、試驗樓以及測風塔,打造海上風電新機型集中認證檢測服務平臺與公共試驗平臺,重點解決海上大兆瓦風電機組缺乏整機及涉網相關測試場地的世界性行業性難題,建成后單機測試容量可達24MW,將是世界單機測試容量最大的陸上風電試驗基地。

⊙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項目
據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介紹,“四個一體化”產業園等項目的落地建設,在全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了從設計研發、技術創新,到生產制造交付的完整海上風電產業鏈,“未來,汕頭還將謀劃打造海工裝備產業園和儲能氫能產業園,建設國字號工程施工企業和船隊,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