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日訊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推進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規劃建設,聚力打造以海上風電為主體、多能互補聯動發展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從建設到試生產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
記者王舒薇在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現場看到,春節假期才剛剛過去,產業園區內,已經是熱火朝天的開工了,這個產業園區在建成之后,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鏈條最長、配套裝備最為齊全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區。
截至目前,簽約落地項目23個,總投資243億元,涵蓋了風電主機到葉片、樁基、塔筒、海纜等零部件,海上風電裝備全產業鏈條逐步完善、產業集群初步成形。
記者現在所在的這個生產車間,是生產風力發電機核心零部件的一個生產車間,一提到核心,大家肯定能夠想到是最為關鍵的部分了,是不是非常的好奇呢?那在這里面究竟生產哪些核心的零部件呢?
山東金雷新能源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瑞廣說:“這個項目呢主要生產海上風機大型核心部件。如這個風機主軸、連體軸承座、輪轂、底座等等,尤其是以這個風機主軸要求比較高,他起了一個支撐、連接和傳遞扭距的作用,他這個有些部位的加工精度能達到1%個毫米。”
在東營港廣利港區通用碼頭二期工程,這個通用碼頭是專門為了運輸風力發電機組的各種零部件專門修建的,達到了萬噸級別以上。那為什么要專門修建這樣的一個港口碼頭呢?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東營項目部支部書記王俊喆說:“咱們這個碼頭工程,主要是為咱們海上風電裝備的裝船出海提供一個服務,就以咱們這個葉片為例,它的長度達到了107米,很多時候在陸路運輸的時候是極為不便的,那么咱們新建的這個專用泊位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
東營市廣利臨港產業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光說:“我們山東省規劃布局了總裝機容量,3500萬千瓦的風場,分為渤中、半島南、半島北,隨著我們風電產業園企業的陸續投產,我們的產品能夠滿足這三個風場的安裝需要,為我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