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首個“以大代小”技改項目——中廣核新能源云南元江羊岔街風電場“以大代小”等容改造項目順利并網,項目新安裝1臺金風科技GWH171-4.0MW機組,替代原有兩臺2.0MW機組,投運后年發電量可提升66%。
該改造項目解決了因前期選址偏差帶來的“低效點位”問題,為我國南方復雜山地條件的“低效點位”處置提供了嶄新的示范案例。
向存量要效益,4>2+2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的元江縣,清潔能源資源豐富,電網輸送條件便利。近年來,元江縣充分挖掘風光資源,加快綠色能源綜合開發,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綠色能源產業。與此同時,向存量要效益,也成為與新能源開發并行的重要舉措。
中廣核新能源羊岔街風電場(南站),共安裝49臺2.0MW海外品牌風力發電機組,于2015年并網運行。目前個別機組大部件出現失效問題,部分機位點可優化空間較大,整個風電場存在安全隱患和較大電量損失。
為積極響應中國廣核集團“做大做強做優”新能源的要求,中廣核新能源投資(深圳)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下稱:中廣核新能源云南分公司)與金風服務,共同制定了技改工作的總體方針:拆除效能較低的兩臺2.0MW機組,從兩個原機位點中選出風資源相對較好的點位,安裝金風科技GWH171-4.0MW機組和35kV箱變,葉輪直徑由97米增至171米,單位千瓦掃風面積提升55%。
在項目實施前,金風服務依托成熟的“以大代小”技改項目評價工具,為中廣核新能源云南分公司提供了精準的經評測算結果與經濟性評價報告,讓項目決策有據可依。
經測算,改造后預計年發電量可提升66%,以20年為運營周期估算,回收期為5年半左右,全投資收益率可達到13%以上,項目經濟性和可行性良好。
應時應勢,踐行綠色發展
自國家能源局于2021年12月發布《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來,遼寧、山西、寧夏、河北等地均出臺相關政策,為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明確了態度及政策導向。
中廣核新能源和金風服務聯合實施的首個“以大代小”項目順利并網,標志著中廣核新能源云南分公司提質增效行動取得初步成效,也用實踐證明了借助“以大代小”改造,可顯著提升風電場經濟指標、降低土地及運維成本、提高網源協調能力,并有效改善老舊風電場的安全風險隱患等問題。
該項目為區域內老舊風電場的高質量改造積累了成功經驗,也為云南省風電存量資產升級樹立了良好開端。項目投運后,將進一步增強元江地區供電保障能力,為提升區域綠電占比,推動當地經濟轉型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