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00點08分
山東能源電力集團
鄂爾多斯盛魯伊錦風電場25臺風電機組
全部成功并網
是基地內第一家全部并網的風電場
實現了一次性倒送電成功
一次性設備調試成功和
全容量并網發電成功
俯瞰祖國西北大漠,一排排銀色風機蔚為壯觀。
山東能源電力集團鄂爾多斯盛魯伊錦10萬千瓦風電場作為山東能源首個開工建設的陸上風電項目,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發展要求,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號召和“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彰顯國有企業社會擔當。同樣作為“蒙電入魯”昭沂直流通道配套電源點風電項目,肩負“創造綠色動能,引領能源變革”使命,承載著山東能源的夢想和期望。
為了“綠電夢”
為了讓“綠電夢”變為現實,山能風電人抓住國家“西電東輸”和“雙碳”背景下的新發展機遇,扎根大漠,艱辛創業,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2018年2月26日
山東省人民政府向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出具商請函,其中明確盛魯能化公司是山東能源集團實施“蒙電入魯”戰略主體單位。
2019年10月24日
山東能源集團獲得杭錦旗風電項目入選資格。
2019年12月27日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批復項目核準。
2019年12月3日
山東能源內蒙古阿拉善400MW、杭錦旗100MW風電項目可研報告審查會召開。
2020年7月16日
簽定EPC總承包合同。
2021年8月31日
取得開工批復,正式拉開開工帷幕。

▲鄂爾多斯盛魯伊錦風電場
項目規劃建設25臺金風4.0MW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設計總投資6.37億元。所選風機輪轂中心高度為100米,葉輪直徑為165米。
追夢出征,攻堅克難
在內蒙古地方政府的關心關愛和山東能源的堅強領導、大力支持下,風電人齊心協力、揮灑汗水、開荒拓土。大漠黨旗紅,擔當走在前。
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帶頭引領,跑手續、議方案、定事項,每一個足跡,都烙印著“沙漠新能源,人生新追求”的忠誠底色,形成了項目建設“1566”管理模式、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等諸多寶貴經驗,支撐和驅動項目建設安全平穩推進。
沙漠的天氣變幻莫測,對每名風電人都是考驗,有時烈日炎炎,皮膚暴曬,嘴角上全都爆了皮;有時狂風乍起,飛沙走礫,打在身上如針扎般疼;有時風雪交加,寒風刺骨,凍得人瑟瑟發抖。
縱然路途顛簸,但這支善打硬仗、勇創佳績的風電團隊始終堅信,“以自身小目標的實現確保山東能源大目標完成。”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2021年10月30日
全部25臺風機基礎澆筑完成。
2022年3月9日
項目31項手續全部辦理完成。
2022年8月18日
完成全部25臺風機吊裝。
2022年12月12日
盛魯伊錦風電場升壓站倒送電一次性成功。
2022年12月25日
山東能源電力集團盛魯伊錦風電場10萬千瓦風電項目順利并網,標志著“蒙電入魯”昭沂直流通道成功發出第一度“綠電”。
2022年12月29日
25臺風電機組全部成功并網,是基地內第一家全部并網的風電場,實現了與送出工程同步投運,避免投資過早造成資金閑置,交出了一次性倒送電成功、一次性設備調試成功和全容量并網發電成功的優異答卷。
如今,在這片沙漠熱土,25臺風機拔地而起,向風借力,振翅高翔,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一幅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畫卷躍然如見。隨著第一度“綠電”發出,每年將貢獻超過3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節約標煤約9.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8.25萬噸,所發電量通過“蒙電入魯”特高壓直流通道輸送至山東消納,真正將西北大漠的風資源優勢轉化為清潔能源,保障山東電力能源安全。

▲盛魯伊錦風電場25臺風電機組現場
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向未來,再出發。阿拉善(鄂爾多斯)新能源將認真落實內蒙古、山東兩省區關于新能源戰略發展要求,緊抓“外電入魯”戰略機遇,持續高質量推進風場發電運維工作,發揮“電源點”支撐作用,拉動內蒙地區經濟發展,承擔向省內電力保供的歷史重任,為山東能源建設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企業再做新貢獻、再展新擔當、再譜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