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吉林公司集控中心是華能系統內首家區域公司實現風、光、水、火發電集約化管理模式的監控中心、大數據分析中心、智慧決策中心,也是吉林省首家取得電網公司直調權的單位,電網公司調度指令直接下達集控中心,集控中心直接控制所管理的8座風電場和4座光伏電站,實現了對各場站的集中調度、控制,做到了規范化、統一化運行管理。
目前該集控中心已積累大量生產數據信息,包括機組運行數據、報警數據、風功率預測數據等,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分析,使其產生價值,是新能源公司運行發展的重要課題。2021年,新能源公司積極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和吉林公司關于數字華能、智慧華能的總體要求,華能清能院積極協助其開發建設智慧運維平臺,以智慧運維系統建設為契機,提升科技創新管理水平,發揮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優勢,對安全生產工作給予引領和支撐,通過機組性能分析、智能預警、風功率預測及生產過程管理系統等功能實現與風電場運維工作聯動的目的,風電場生產運行的效率和機組性能得到顯著提高。
2021年6月,智慧運維系統正式上線運行,系統涵蓋實時監視、性能分析、風資源監視、智能預警、生產過程管理、大數據分析平臺、故障專家庫等功能模塊,通過智能化應用使集控中心能夠實時完成機組性能分析、故障預警、巡檢檢修工單、故障處理、庫房備品備件聯動等生產全過程閉環管理,通過智慧運維系統進一步實現對機群協同、高效、集中優化控制,持續提高公司運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2022年,智慧運維系統開發健康度管理、全周期管理、三維監視功能模塊,通過建立風力發電機組主要設備及大部件的健康評價模型,對設備的健康指標狀態進行實時分析評價。根據設備的劣化程度,制定設備檢修計劃。逐步形成以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導的設備健康評價及運維支撐管理體系。智慧運維系統是新能源行業內在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領域應用前沿科技的表率,此平臺的上線將為公司技改評估和機組選型提供有利的數據支持、決策判斷,為公司風電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降低生產成本、重大失效風險,為設備發電能力的提升注入了一劑強有力的催化劑。
同時,隨著生產管理系統和移動應用平臺的上線運行,進一步規范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此平臺涵蓋安全、生產、運行、檢修、物資、培訓全方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內容,并配套建設了移動應用APP,此平臺可以與智慧運維系統無縫銜接,自動觸發系統各類工單,實時跟蹤處理進度,直至缺陷隱患消除,實現安全生產工作的智能閉環管理,徹底解決了新公司場站多、地點分散、審批效率低下的問題,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了新能源高效智慧運維管理。
隨著智慧運維系統開發建設的不斷深入,集控中心通過數據分析可實現設備提前預警及診斷處理,為實現設備全數據實時監視,避免存在設備數據盲區導致設備不能實現全方位安全管控及機組健康水平下降,開發建設輔助設備在線綜合監控系統(以下簡稱輔控系統)。此系統通過高度集成視頻監控、環境監控、機器人智能巡檢、預警分析、消防安防監視、火災自動報警等輔助生產系統,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報警聯動,同時達到對升壓站智能多維視頻監控。輔控系統采用視頻畫面組合與遙測信息關聯的模式實現對電力一次設備的全方位監控,將巡檢信息和視頻圖像實時回傳,并進行圖像比對,自動給出巡檢結果。2022年新建八面、向榮等項目均采用輔控系統開展智慧無人風場管理,借助智慧運維、智能巡檢、智能操作等先進手段,在系統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智能操作、聲音監視、智能輔控主站、三維融合展示、風機視頻展示、智能聯動等功能。開創了“集中監控”、“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智慧運維模式,充分利用智慧運維系統實現高效的運維管理,進一步實現了升壓站的可視化監控,為提高變電站運行及維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實現輔控系統與生產運行工作緊密配合,集控中心輔控系統主站建設工作正在有序開展,按照無人值班、無人值守、深度融合的原則,通過提升升壓站輔控系統的智能化、實用化水平,實現升壓站遠程監控、遠程巡檢、遙控操作、遠程確認、三維展示和作業安全管控等功能,全面提高運維工作效率,提升設備安全系數,降低系統運維成本。目前,系統運行所需虛擬機、環境已搭建完畢,應用服務、流媒體服務、通信服務、WEB服務已完成部署,初步具備接入子站能力。下一步計劃研發智能操作、聲音監視、輔控主站、三維融合展示、風機視頻展示、智能聯動等功能,完成主站從巡檢、分析、消缺、優化等生產全流程工作,為實現高效的智慧運維打下堅實基礎。
現階段新能源公司所屬風電場測風塔基礎數據采集、處理、管理、分析、挖掘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為實現對全部風電場測風塔數據進行標準化管理,從而對前期測風、投產后數據等各階段的大量基礎測風數據進行分析,集控中心計劃在2023年依托智慧運維系統,建立風資源評估功能模塊。通過風電場測風、設計、投產數據對比為依托,結合風能資源情況和歷年實測數據,分析風能評估差距,實現測風數據閉環式管理,同時,利用大量分析數據作為故障預警、設備診斷、運行優化、標準化提升的基礎依據,為風電場設計建設各個環節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
隨著新能源行業的不斷發展,新能源公司裝機容量不斷增加,截止2022年末預計完成并網近260萬千瓦,風機臺數預計達到1100余臺。運行壓力加劇,風電機組監視難度加大,為切實提高運行工作效率,實現運行高質量監盤的同時,細化工作流程,節約人力成本,集控中心計劃以智慧運維平臺為載體,開發建設智能監盤功能。利用大數據分析、性能分析、智能預警等現有功能優勢,精準篩選潛在缺陷機組,實時推送缺陷、故障、預警、高溫等異常情況風機,并與生產過程管理系統高度聯動,實現兩票一鍵關聯、一鍵開具等功能。通過運行監盤關鍵信息的智能化推送,以及故障、預警、兩票的高度集成,形成智能監盤首頁,有效解決監盤巡視頁面眾多、數據繁雜的局面,達到簡化監盤巡視工作流程,提高監盤工作效率的目的,實現生產運行精細化、高效化、智能化,為新能源生產運行工作向高效的運維管理發展奠定了基礎。
集控中心上線的智慧運維平臺,是“集團公司數字華能、智慧華能的總體要求”和“吉林公司2021年工作會議關于加快推進數字化華能吉林建設,積極探索‘云大物智移’與發電企業深度融合,推動公司信息化、數字化工作走在集團前列要求”的具體體現,是公司提升科技創新管理水平、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效能的具體體現,是公司進一步邁向“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前沿領域的具體體現。集控中心將繼續以智慧運維建設為抓手,加快智慧運維平臺建設、探索服務大數據智能應用、推廣引入先進科技,不斷提升運維管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沿著“智能感知、數據驅動、閉環管控”的方向,從全省風資源潛力評估、定制化風機、設備選型、數據資產運營等方面,進一步深挖數據潛力,服務于華能新能源發展,建設安全、經濟、智能、高效的一流新能源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