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風電場存量資產提質增效的成功案例,令備受關注的風電后市場再起波瀾。
【圖1:佇立在云貴高原上的貴州四格風場】
由大唐貴州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下稱“大唐貴州新能源”)運營的貴州四格風電場,自2020年底完成首批6臺機組改造。在2021年上半年,技改機組的單臺平均發電量達到344.5萬千瓦時,較舊有機組提升110%,提質增效成果明顯。
這標志著貴州四格風電場存量資產技術改造取得階段性成果。
機組老化,影響風場收益
據悉,貴州四格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95MW,分兩期建成,采用38臺2.5MW永磁直驅型風機,其中一、二期各裝機19臺。自2013年全場并網以來,機組老化加劇,風機設備關鍵部件故障頻發。
同時,原風機廠家已退出市場,機組核心部件面臨有效保障難題,運行故障及安全風險無法得到妥善消除,嚴重影響風場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圖2:佇立在云貴高原上的貴州四格風場】
為使存量資產重新煥發價值,大唐貴州新能源與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全資子公司北京金風慧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金風慧能”)展開深度合作,選定金風GW121/2500機組,對二期風場停機次數較多的6臺機組實施換型改造。
換型改造,重塑價值
項目于2020年8月底啟動,實施過程中,通過對原有的塔架、箱變和中控系統進行的一系列改造,既保障了充分利舊,也達到了整機更換的技術要求。
經過周密布置和高效實施,10月29日,首臺機組順利并網發電。
【圖3:四格風電場首臺技改機組并網發電(攝于2020年10月)】
自6臺技改機組完成交付后,故障率和停機時間較原機組大幅降低,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時,全新升級的控制策略使得機組捕獲風能的效率大大加強:在低風速時,調整葉尖速比,最大限度捕捉風能;在高風速時,通過調整葉片角度,保持輸出功率的恒定,實現功率曲線的最優化,機組的并網友好度也同步提升。
再好的設備,要想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使用者的精心保養不可或缺。自機組交付后,大唐貴州新能源持續強化設備治理,及時發現并處理設備缺陷,嚴格落實增發電量措施,最大限度提高風機可利用率。
在精細化管理和運維保障下,技改機組始終保持在最佳運行狀態。
【圖4:對6臺技改機組發電量的數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
今年1-6月,6臺技改機組總發電量達到全場總發電量的28.6%,提質增效成果顯著。其中,二期6號風機完成發電量449萬千瓦時,單臺風機利用小時數1796小時,創歷史同期發電量新高。通過數據分析和預測,預計新改造的6臺機組年發電量可完成4000萬千瓦時,利用小時數超過2660小時。
貴州四格風電場技改項目展現出的成效,不僅為高原地區風機技改提供了典型范例,也為風電存量資產的提質增效探索出一條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