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上午,駐法國大使孔泉來到法國電力輸電網公司(RTE),參觀法國國家電力調度中心,聽取電網公司副總裁博納爾介紹法國及歐洲智能電網發展情況。使館政務參贊朱立英陪同進行了參觀。
電網公司系法國電力公司(EDF)的全資子公司,負責法國全國電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擁有員工8500人,負責運行的高壓和超高壓輸電線路共10萬公里。
據博納爾副總裁介紹,法國國家電力調度中心負責根據生產、生活用電需求的時間和季節變化,調整電力生產和運輸。近年來法國開始發展智能電網,特點是采取信息技術,對電力生產和需求進行實時監控和優化配置,并通過智能電表等設備鼓勵居民錯峰用電,在保證電力供應、避免超壓危險的同時,達到降低成本、節約能源的目的。
隨著歐盟電力市場的開放和一體化,各成員國電網實現互聯。法國處于西歐電網的樞紐,積極參與歐洲智能電網建設。歐盟計劃未來7年在該項目上投入20億歐元,預計每年可節電10%左右,節省費用150億歐元。
博納爾表示,建設智能電網的另一個目的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法國現有風電裝機約480萬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約5%。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陸地裝機1900萬千瓦,海上裝機600萬千瓦,所占比例提高到20%。目前法國風電發電率平均25%左右,但受氣象條件影響波動較大,必須通過智能電網控制,才能充分發揮效能。
孔泉還詢問了有關法國海上風電發展計劃和歐洲電能儲備技術發展應用情況。
博納爾表示,法國首期計劃在布列塔尼半島周圍的海域建設5-6個風電站,設計規劃300萬千瓦,約600個機組,預計發電率可達到35%以上。
關于電能儲備,比較成熟的技術是將電能轉換為水力。法國曾建造了約10座大小不一的抽水蓄能電站,目前正在研究壓縮空氣蓄電裝置。由于各國自然條件不同,成本差異很大,因此歐盟正進行統籌研究,實現優勢互補,從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