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裝“)華能大連莊河海上項目首臺H171-5MW低溫型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吊裝。本次吊裝采用中船海工101海上風電安裝平臺,歷經82小時順利完工。這是中國海裝在該地區的首臺低溫型海上風電機組,也是中船海工101平臺的首秀。
因地制宜 低溫低風速海上風電最優解
本次吊裝的H171-5MW機組是目前國內海上風電唯一“官方認證”——創造世界紀錄的的明星機型。該機型不但性能卓越,而且脫胎于中國海裝十年打造的5MW+海上風電平臺,在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海上風電機型中,其批量裝機量最大、批量運行時間最長,可靠性指標經過了廣泛的實踐檢驗。
針對項目所在地的環境特征,中國海裝除了在材料性能、控制策略、運行參數等方面做了對應的設計和優化以外,更針對冰載等特殊工況,在一體化設計中進行了充分考量與校核,確保在安全第一的基礎上,項目收益率最大化。
集群作戰 風電全產業鏈日漸成熟
本項目采用中船海工101風電安裝平臺,該平臺由中國船舶集團海洋工程公司研發制造,是中國船舶集團傾力打造的風電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作為中國船舶集團科技應用產業重點打造的風電板塊,依托國內實力最強、最齊全的自主研發與生產體系,強大的機、電、液、控一體化裝備制造能力,當前已形成了從葉片、齒輪箱、發電機、主控等核心部件,以及變頻器、偏航變槳驅動、液壓站、滑環、剎車等配套部件,到機架、輪轂、主軸、塔筒等大型鑄煅焊件的全供應鏈生產制造能力,通過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協同服務和協同管理,已實現以中國海裝為龍頭的風電全產業鏈集群作戰模式,也意味著,中國海裝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日漸成熟。
通力協作 全新安裝平臺首戰告捷
由于本次吊裝是全新安裝平臺的首秀,為了保證吊裝的順利進行,中國海裝海上風電團隊高度重視與相關人員的技術交底,在眾多防護措施保護的前提下,根據大量的經驗預判吊裝工況,做好預案,期間多次就施工難點開展溝通交流。
施工過程中,各單位配合默契,僅用16小時便完成葉輪組裝工作,相較標準作業時間提前了4小時。整個吊裝過程僅用時82小時,用時為同地區其他首秀項目的一半。全新平臺首秀的成功,在體現了中船海工實力的同時,也側面印證了中國海裝5MW+海上風電平臺的成熟性,彰顯了中國船舶集團全產業鏈的底蘊和優勢,也用事實再次證明了中國船舶集團依托其海工技術和工業基礎,布局發展海上風電這一戰略的正確性,極大的增強了中國海裝在海上風電領域乘風破浪的信心。
離“槍炮聲”最近的地方 離勝利最近
7月,大連疫情出現反撲,讓本就緊張的形勢愈加嚴峻。面對疫情反復和臺風頻襲的雙重困擾,中國海裝以“奮戰一百天”為契機,強化協同作戰模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產,并通過優化項目人員進場路線的方式,在保證人員財產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和臺風對項目的不利影響。
中船大連市莊河II(3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計劃安裝60臺中國海裝5.0MW風電機組。該項目預計年上網電量約7.7億千瓦時,類比同級煤電,每年可節約標煤23.5萬噸,減少污染物排放2600噸,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