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效率突破、質量提升、品牌打造”,2020年二季度,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積極對接三航局風電發展部,成立風電管理中心,內部挖潛做增量,海上風電市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完成產值 8.66億元,約是2019年全年度風電產值的2.7倍,取得重大施工節點11個。
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一路拼荊斬棘,切實完成了“任務不減、時間不變、質量不降”的目標,實現了一次次的突破和跨越,創下多項紀錄。
努力創新不止步。海上風電安裝船是高度緊密的海上設施,租賃費用高,項目成本大,且目前該設施正面臨嚴重短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不耽誤項目進度,實現降本增效極為重要。
為了保證各風電項目的順利生產,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風電管理中心采用船舶調度集中管理的方法,對船只進行跟蹤管理,根據項目需要合理調度,總體提高作業工效達20%以上。
但是,僅安裝船工效得到提高對整個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風電項目生產的需求未必達到要求,如果要提高整體業績就需要加大工作量,需要再尋出路。
在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風電管理中心關鍵技術方案評審中,浙能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項目研發的浮吊式+坐底式安裝法脫穎而出,該功法將風機的安裝分為2個階段,即采用大型浮吊起重船和半潛式坐底安裝船分體安裝,良好的解決了風機安裝船短缺難題,進一步降低了項目的整體造價,該項目首臺風機安裝的順利完成,是對這一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的真實檢驗,為后續海上作業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創造效益不等待,集眾人之力,合眾人之心,攻他山之石。珠海金灣海上風電場項目在使用的起重船退場,新船穩樁平臺施工“零經驗”,施工效率低的情況下,項目部凝聚合力,主動出擊,50多歲生產副經理許偉鋒率先垂范,到穩樁平臺上親自指揮,一站就是22個小時,9名職工放棄輪休,連續3個多月堅守崗位,提升施工效率,從最初的6天1根樁到后來3天1根樁,甚至最快的1根僅僅耗時34小時,短短3個月內共沉樁23根,完成產值約3.5億元,創下了廣東海域單樁施工的新記錄。
面對自然環境惡劣、船機調度緊張、安全質量風險大等不利因素,岱山4號海上風電項目組織員工大討論、找方法,集眾人智慧,采取大力推進“一崗雙責”、對施工方案進行設計及比選、開展黨員和青年突擊隊活動等方法,積極推進海上混凝土澆筑,4月份完成基礎承臺10個,混凝澆筑量達8000立方米,創三航局海上風電建設領域混凝土澆筑單月之最。
提升質量不敷衍。4月1日,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啟動了二季度工程質量第一次巡檢,巡檢小組先后對嵊泗風電項目、岱山四號風電項目在建項目進行檢查。在巡檢過程中,巡檢組對項目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并精準記錄質量標準化管理情況及整改細節。
浙能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工程把海上升壓站施工精確度由“米級”提高到“厘米級”,扭向角度精確度由“度”提高到“分”,這一紀錄在巡查小組總結材料的首頁可以看到。
浙能嘉興1號海上風電場工程設計精度要求高,施工海域海域水流流速較快,水質混濁,水下能見度較低,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項目部采用輔助平臺的方法一次順利安裝重量達900噸的海上升壓站導管架,通過增設送樁器,平臺龍口處設置滾輪、液壓千斤頂等措施提高沉樁精度,最終達到了四根鋼管樁任意兩個樁頂平面中心距偏差小于4厘米的嚴苛要求。這是國內首例海上風電場升壓站水下先樁法導管架安裝一次成功。
擴大宣傳不放松。在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2020年工作會暨十二屆五次職代會上,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呂小勇提出繼續打造“風電品牌”的奮斗目標,為我們明確方向,吹響聚力前行的沖鋒號
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依托在建項目,以品質工程建設為切入點,大力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著力推動海上風電品牌建設。通過主動加強與媒體的溝通聯系,擴大對外宣傳;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強化內宣工作;主要推送先進集體、先進技術、先進文化等內容,抓好塑形工程、塑魂工程的宣傳報道,以優秀的文化和過硬的品質推進市場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