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建葛洲壩電力公司湖北咸安白云山風電項目自復工以來,不斷加快工程進度,首臺風機計劃在今年7月30日實現并網發電。項目全部風機投入使用后,年發電量將達到1.96億千瓦。
據介紹,白云山風電項目是湖北省重點工程項目之一,由咸寧市發改委招商引進。項目總投資8.2億元,于2020年3月正式復工,是咸寧市境內第一家復工的重點工程。
6月23日,中國能建葛洲壩電力湖北咸寧白云山風電項目結合全國第19個“安全生產月”要求,在營地現場設置安全體驗區、開展安全承諾簽名,啟動勞動競賽暨夏季送清涼活動,按下工程建設“快進鍵”,助力咸寧疫情防控經濟發展攻堅。
復工就是穩就業,復產就是穩經濟。三個月前,作為湖北咸寧第一個復工復產重點項目,面對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雙重任務和挑戰,項目部第一時間成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以不等不靠、非常舉措落實防控和復工兩手抓要求。
“2月份我就積極與咸寧市政府溝通,迅速辦理復工進場通行手續。3月中旬首批人員進場并報備審批后小范圍復工,次日經過報備審批8名管理人員第一時間深入項目現場,18日實現管理人員全部到崗。4月1日項目部實現全面復工成為當時咸寧市重點及唯一一個復工項目。”咸安白云山風電項目經理仲駿介紹說,“我們從嚴格防疫舉措、排查安全隱患、優化施工方案、加大資源投入、組織協調保障等多個方面做到疫情防控全力以赴、復工復產硬核推進、助力發展脫貧攻堅。”
在升壓站前,風機澆筑現場十來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檢查設備?,F場施工的當地勞務徐工說,之前主要從事室內裝修、外墻粉刷等工作,受疫情影響,在當地大幕鄉政府推薦下,通過鄉政府與企業的企地共建精準扶貧措施在白云山項目務工。
據悉,葛洲壩電力公司黨委結合在建項目對標提升工作,創新開展企地共建、精準扶貧、關心關愛、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勞動競賽、安全月及三年整治等聯創共建工作。通過關愛留守兒童、扶貧幫困等活動,優化地方資源配置,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努力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問題,帶動大幕鄉近100名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愿望。雙方有效探討并解決了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征遷協調問題,通過這些措施讓白云山風電項目融入當地,并讓老百姓們看得見、摸得著,走進心、留下情。
面對7月30日首臺風機并網發電和12月31日全部風機并網發電計劃目標,如何把剩下的時間用足用好?這也成為該項目必須攻克的難題。葛洲壩電力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尹新衛接受采訪時說到:將本次“賽生產、賽安全、賽技能、促發展”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放在白云山風電項目來開展,就是激勵各項目在工程重難點階段發揮好“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火力全開、大干快干帶頭作用,確保所有項目從“復工復產”向“穩產高產”沖刺。
截至目前,白云山風電項目先后完成了首基風機基礎澆筑、升壓站電氣樓和綜合樓封頂等重要節點工作,完成產值1.53億元,正在掃尾部分土建工作,即將進入電器安裝階段。
安全生產是前提。項目從管理標準化、現場標準化、操作標準化三個維度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設置了安全體驗區、建立了安全巡查隊,特別是通過白云山項目視頻監控系統,保證公司線路架設、展放線、帶電跨越、臨近帶電體施工、風機吊裝、洞室開挖、索道運輸、鐵塔組立等風險源一直處于可控狀態。
爭分奪秒是關鍵。為確保5月27日首臺風機基礎澆筑優質完成,項目部在25日對38號風機基礎開展鋼筋、模板、錨栓水平度、預埋件安裝驗收,26日下午開始對38號風機基礎進行澆筑,經過14個小時的連續作業,544m混凝土澆筑到47.64噸鋼筋中,順利完成了首臺38號風機基礎的澆筑工作。作為平均年齡只有29歲的一支年輕項目隊伍,加之復工以來項目施工點多面廣,大家身兼多崗,白天忙現場,晚上排計劃,討論施工方案,研究施工圖紙,已成為穩產達產的家常便飯。大家表示,將始終“目標不動搖、標準不降低、工作不松勁”,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科學有序推進穩產達產,確保完成全面目標任務。
“我們將切實踐行‘干好在建就是硬公關’要求,干在建、塑品牌,樹形象、拓市場,我們將切實發揮風電項目扶貧、旅游效應,變“輸血”為“造血”,發揮項目部市場開發‘橋頭堡’作用,積極“穩就業、保民生,建好風電場、樹立好形象。”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志強說。(經濟日報記者 柳潔 通訊員 李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