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改變世界,智造引領未來
10月17日——19日,作為全球知名的風機制造商,三一重能攜帶集全球智慧打造的“智能化”+“數字化”+“生態化”風電智慧系統,以及3兆瓦風機平臺隆重亮相2018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8),彰顯三一品質、工匠工藝與風電創新之美。
本次盛會,三一重能以600平米的展臺規模,再次成為全場參展面積最大的企業。所謂器以載道,三一重能實物展出了3.X兆瓦平臺機型——SE14630。展會期間,三一重能開展了多場主題活動,17日下午,三一重能140米柔塔DNV-GL認證授牌儀式隆重舉行;18日上午,三一重能歐洲研究院院長拉斐爾做了《中國-歐洲,日新月異的三一風電技術》的主題演講。
SE14630實物展品引關注
CWP 作為中國國內風電行業最為知名、影響力最大的展會,三一重能極為重視;三一重能精心策劃、提前布局,力求將這一盛會打造為三一重能的一大“主場”,為業界朋友們展示出三一重能自2016年戰略轉型至今的諸多成果和亮點。
為了讓觀眾方便了解三一重能,三一展臺交互區專門設置了三大平臺產品、智慧風場和140米柔性塔筒技術等三大交互屏。展會期間,不斷有觀眾在交互屏前駐足,甚至會主動要求三一工作人員協助講解。
(交互屏前仔細聽講解的觀眾)
在三一展臺,巨大的三一重能SE14630實物展品讓人震撼。這是一款真正高可靠性、高發電量、高性價比、高智能化的風機產品。據了解,SE14630屬于三一重能3.X兆瓦平臺產品。3.X兆瓦平臺產品功率可覆蓋3.0兆瓦-3.6兆瓦,可兼容130米-150米的風輪直徑,輪轂高度可達140米。
3.X兆瓦平臺產品以“風機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最低”為設計目標,采用國際成熟的雙饋技術路線,依托三一“高、大、長、輕、智”的風電技術優勢,實現模塊化設計,具有可靠、高效、低運維成本等一系列優點。
3.X兆瓦平臺產品是由三一重能聯合三一歐洲研究院共同開發完成的,是適應于不同風區、不同地形地貌、符合氣候要求的定制化產品平臺。
SE14630產品具有多種優勢和亮點:
其一,高可靠性:采用成熟的4點支撐技術方案,成熟的雙饋技術路線,嚴格的產品設計和第三方認證;成熟、可靠的供應鏈保障。
其二,高發電量:采用更長葉輪直徑,捕獲更多風能;全新智慧風場、智慧風機的控制技術,提升風機發電量。
其三,高性價比:先進控制策略,降低基礎載荷、降低塔筒重量,綜合度電成本低。
(客戶交流)
對于三一重能而言,全力研發設計并制造出全生命周期內成本更低、發電量更高、可靠性最好的風機產品,這始終是其孜孜以求的目標。事實上,截止目前,三一重能已擁有905、906、908等3大技術平臺,7大系列產品,13個規格型號風力發電機組,完全滿足國內外各類風場應用。
三一重能此次參展還有一大亮點,是在展臺現場提供三一寧鄉風場實景騎行體驗。寧鄉風場是三一重能悉心打造的全國第一家生態風電場,是風場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完美融合的標桿。9月15日,150多位嘉賓剛在“全國首家生態風電場開放日”活動中邂逅風電“生態之美”。
(實景騎行體驗)
140米柔塔獲DNV-GL認證授牌
CWP2018開幕的當天下午15:00,三一重能140米柔塔DNV-GL認證授牌儀式隆重舉行。
在此次授牌儀式上,三一集團副總裁、三一重能總工程師、研究本院院長李強先生致辭。DNVGL可再生能源認證執行副總裁Kim Mφrk、DNVGL可再生能源認證亞太區總經理Haahr, Per Enggaard、DNVGL可再生能源認證亞太區技術總監Nappi, Giovanni、可再生能源認證中國區總經理Zhao, Guobin Robin等高管代表出席了本次授牌儀式。
(140米柔塔DNV-GL認證授牌儀式現場)
眾所周知,隨著風電“競價時代”的到來,在新一輪市場博弈中,風電項目精準降本增效成為競價市場的“新風口”。三一重能自始至終秉持“客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作為競價解決方案的路線圖之一,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開發出了適應低風速、高切變地區的120米、140米柔性超高塔架,并快速取得樣塔業績,三一重能也成為行業內第三家擁有140米高塔業績的廠商。
為了提供給客戶最安全、最經濟的產品,三一重能攜手代表認證行業頂尖水平的DNV.GL公司對三一13125-140米柔塔進行設計認證,并成功取得設計符合性證明。
據三一重能研究院夏益民先生的現場講解,從設計、制造、吊裝、控制策略,再到安全監測等環節和多個維度來評估,三一140米柔塔技術均達到了行業高標準。
比如設計方面,三一柔塔完全遵循IEC、GL等相關標準,并與DNV-GL合作對塔架設計方法及參數選取進行了復核,塔架設計水平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見證授證儀式的現場觀眾)
制造層面,為保證塔筒制造的高質量,三一選擇與行業內知名、實力雄厚的天順塔筒制造廠合作進行塔筒制作。三一塔筒所有主體焊縫均100%UT和100%MT檢驗,且T型焊縫100%RT檢驗,這在行業內是為數不多作如此高標準嚴要求的廠家。在塔筒的制作過程中,三一派出監理、SQE(供應商管理工程師)和研發工程師全程駐廠監造,及時解決制作問題的同時對塔筒制作質量全程把控。
同時,出色的控制策略,全面保證了柔塔的安全和高收益。抑制共振、精準定位等技術交織創新則提升了吊裝效率。
此外,在監測方面,通過結構安全保護系統,對機組安裝多組傾角傳感器、位移傳感器、振動傳感器等,實現對基礎不均勻沉降、塔架位移、傳動鏈扭振等全方面監測。為實現對塔架位移振幅的準確監測,輔助使用GPS和激光設備對塔筒位移進行多重監測,確保塔架振幅在安全范圍內。
(三一重能研究院夏益民先生現場講解140米柔塔技術)
事實上,120米、140米柔塔只是三一重能眾多獲得風場檢驗的技術之一,在競爭激烈的“競價上網”時代,三一重能更多先進技術還在持續涌現。
日新月異的三一風電技術
對于三一重能這樣具有強烈成長動力的企業而言,以技術創新打造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產品是其成長進化的永恒主題;而三一重能對產業及技術的革新,則歷來是其擁有強大生命力的源泉?;趹鹇赞D型的成功以及產品層面的打磨,2018年,三一重能多個標桿風場風機發電量屢創新高,受到客戶們的高度認可。
展會期間,三一重能歐洲研究院院長拉斐爾在《中國-歐洲,日新月異的三一風電技術》的主題演講中,對三一重能歐洲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原因、作用、成績做了詳細的介紹;對全球產業技術的趨勢、挑戰做了仔細分析;對歐洲研究院目前正在研發的關鍵前沿技術(特別是智慧風場)做了講解。
(三一重能歐洲研究院院長拉斐爾演講現場)
拉菲爾表示,研究院成立后,一直在發揮中國與歐洲風電技術的“橋梁作用”,聚合全球成熟的頂級資源和技術,配合三一強大的裝備制造能力,實現跨越式突破。
歐洲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5月,作為三一重能在歐洲“風電技術研發的橋頭堡”,歐洲研究院對大幅提高企業研發實力、擴大三一重能的全球影響力、推動三一重能國際化進展都起到了至極為重要的作用。
對于高性能產品的設計和研發,拉菲爾在演講中特別強調了“降成本”的重要性;拉菲爾表示,歐洲研究院會繼續把歐洲在風電領域的豐富經驗進一步優化應用到三一的產品上,進一步提高發電量,“從產業大環境來分析,降本增效將是一項長期而又緊迫的工作。”
目前,智能控制系統的升級是歐洲研究院正在努力的一項工作。拉菲爾表示,正在研發的控制系統,將具備更強大的自我優化、自我學習、自我診斷等功能,這一系統將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客戶進一步提升風場的發電量和整體收益。
拉菲爾最后表示,歐洲研究院將與中國國內研發團隊緊密合作,繼續加強低風速產品的研發力度,堅持以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為設計工作的衡量標尺,加強整機系統集成的過程管控力度,不斷提高測試驗證能力,確保機組性能滿足設計要求并持續優化,要持續為風電行業提供“日新月異的三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