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關于海上風電開發商Ørsted設立基金的消息引起了小編的注意,并聯想到國內的“競價上網”政策,對風電開發與當地居民的關系有了一些思考。
Ørsted設立東部海岸社區基金
目前,Ørsted集團正在英國約克郡、林肯郡和北諾福克地區所屬的海域建設裝機容量573MW的RaceBank海上風場,同時開發裝機容量1200MW的Hornsea Project One風場。為了能使這兩個項目所屬沿海地區也分享項目運營帶來的紅利,這家來自丹麥的公司在2016年12月設立了一筆“東部海岸社區基金”,用來支持當地的社區項目和環保項目。日前,經過申報和篩選,又有19個當地項目獲得了該筆基金的支持(第三輪)。
該筆社區基金總額930萬英鎊,期限從2017年到2037年,在這20年時間里,每年有39萬英鎊用來支持當地的社區和環保項目,還有7.5萬英鎊的專項子基金用來支持當地的教育和培訓。這筆基金目前委托給國有慈善機構GrantScape管理,想要獲得基金支持的項目可以提交申請,GrantScape每半年會對提交申請的項目進行一次集中評估并公布獲得基金支持的名單。正如Ørsted的咨詢顧問所說,他們希望這些項目可以為當地帶來長久的、積極的影響。
國內風電項目開發與當地居民的關系
相信從事風電、光伏等項目前期開發的人員都對“社會穩定性風險評估”比較熟悉。簡言之,就是為有效規避、預防、控制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社會穩定風險,對項目開展系統的調查,科學的預測、分析和評估,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和預案。而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往往來源于項目對當地居民產生了重大影響或項目的實施沒有給當地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從而造成了居民們強烈的抵觸和反對。
一直以來,政府和當地居民是否支持所在地區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都是項目開發的痛點和難點,甚至經常會出現類似“要在我家門口搞風電,經過我同意了嗎?”的尷尬局面。
其實無論在歐洲還是國內,如何處理好這種關系都是項目開發商需要認真面對和思考的。在歐洲,在前期評估項目或在評標時,會專門考察這種關系,這項考察內容稱為“利益相關方”。
國內在開發項目時,開發商往往只注重主管審批部門、電網公司、供貨方、設計院、銀行等強勢機構或群體的利益,而忽視或不去事先想辦法處理和當地居民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苦果便是一幕幕阻撓施工事件的上演,有時甚至演變成群體事件,不僅耽擱項目施工工期、項目社會效益,嚴重損壞開發企業形象,還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而每次總是要等到矛盾爆發之后,開發商才會去與當地村、鎮政府想辦法解決,常常為時已晚。其實可以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當地居民,開發商僅憑微不足道的征地補償金就占用土地20年,賺得盆滿缽滿(雖然也不一定),而這漫長的運行期中,居民正常生活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換誰都會有怨言。
其實,指望開發商自己主動為當地居民做貢獻是不太現實的,而“競價上網”的出現,倒是給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可能。競標主管部門可以學習歐洲經驗,通過設計“項目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評判指標(如成立基金援助當地經濟發展、捐助教育等民生行業、支持環保項目等),對那些“充分支持當地社區和居民”的投標方案給予更多的傾斜,從競標環節就開始保護當地居民這些“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讓他們充分享受風電等新能源項目開發帶來的紅利。
正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