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8月,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已接近1.75億千瓦。隨著風電裝機的穩步增長,以及補貼退坡、“競價上網”的政策驅動,我國風電產業逐漸從成長期向成熟期蛻變。至此,基于“安全、優質、高效”的提質增效的工作被迅速提上日程,行業的關注點也更多地轉向了如何挖潛資產價值、保值增值方面。
在這一背景下,9月19日,由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風科技”)組織主辦,北京金風慧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風慧能”)承辦的“金風科技第四屆風電智慧運營高峰論壇”在有著“十三朝古都之稱”的陜西西安盛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各大發電集團、能投集團與發電企業的300余位領導和嘉賓共同參加了此次會議,并對未來風電發展新模式、新格局與新服務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深入的交流。
智慧運營,以“新服務”賦能未來
從深耕風電行業至今,金風科技從沒有停止過對“智慧”、“創新”的探索。正如金風科技執行副總裁曹志剛先生在大會致辭中所言,在當前市場背景下,只有把好風電“新服務”的脈絡,企業才能規劃出新的模式,促進行業新的發展。
那么,何為風電后市場的“新服務”?
金風慧能副總經理張偉先生認為,“新服務”即依托新能源物聯網,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風電新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對風電運營的運行、維護、物資、提效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產業結構和生態,并對線上智能監控、線下高效執行,以及服務、物資網絡進行深度融合的模式。
“新服務”可以幫助客戶做到:首先對于風電資產進行“保值提效”,其次是在保值提效的基礎上對資產進行“創新增值”,兩部分解決方案有機融合。
保值+增值,“新服務”解決方案組合
金風慧能“新服務”解決方案組合可以分為“保值提效”和“創新增值”兩個方面。其中,“保值提效”可以通過兩個方式實現——以SOAM™為核心的智慧運營系統構建和一站式新服務模式。
賦能客戶,助力客戶實現智慧運營新模式:以SOAM™為核心的智慧運營系統+智慧運營體系咨詢。通過線上和向下相結合的模式,實現區域服務共享、電站“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免維護運營模式。
一站式新服務:包括一站式運維、全面物資保障與雙饋機組一站式服務解決方案,依托金風科技強大的服務能力與資源網絡,充分共享金風線上線下資源,提高效率,創造價值。
張偉先生認為,面對競價上網,行業當前應轉變思維方式,更多考慮如何“增效”而不是一味地“降本”。因此在創新增值方面,金風慧能經過反復探索與嘗試,創新性地提出專業化的技改及發電量提升方案——750kW深度技改方案(超過70%的年發電量提升)與華銳1.5MW機組深度技改解決方案。
“線上智能監控加線下高效執行,結合遍布全國的服務與物資網絡,才會產生新的服務模式。”張偉先生表示,“我們愿意與客戶、生態伙伴共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新服務’共贏風電未來!”
思想交流與智慧碰撞的“饕餮盛宴”
“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來的,這次會議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讓人耳目一新。”一位來自赤峰某風電場的負責人如是說,“尤其下午的‘分散式監控及服務解決方案’演講很有價值,對布局分散式風電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運維非常有借鑒意義。”
來自中電國際的相關負責人也對會議表示了高度的認可:“這次會議的主題契合了行業當前的發展需求,‘智慧運營’也是我們目前關注的重點。”
經過溝通交流,我們了解到多位與會專家都對“智慧風場建設”、“集約化運維”、“智慧運營新服務探索”、“深度技改提升發電量”、“高性價比的分散式風電監控及服務解決方案”等熱點議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高度關注,均表示獲益匪淺,不虛此行。
與會嘉賓熱烈交流
以論壇最受關注的主題之一“智慧運營新服務探索”來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博士認為,數字化智能運維在風場降本增效上的巨大能力已經顯現,后服務提供商應積極適應行業發展要求,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管理和深度定制化服務的能力。
在“智慧風場建設”方面,金風科技董事長助理兼集團市場總監侯玉菡女士認為,“智慧”是一個“好風場”前提,在這方面,金風科技可以提供從前期規劃到并網運行的整體化解決方案。
創新永不止步,合作共贏未來
作為特約分享,中廣核新能源陜西分公司副總經理賈軼軍、江蘇龍源副總經理蔣華,分別就集約化運營管理和基于大數據的故障預警、風機性能分析進行了分享,與會代表深受啟發。
與會嘉賓熱烈交流
“本次會議為風場的智慧運營提供了思路。”基于活躍的論壇氛圍,陶冶副主任也給出了中肯的評價。
與會者的積極參與和評價,無疑是對本次會議最大的肯定。未來金風科技將以更高效的服務、更務實的創新深耕行業,與合作伙伴共創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