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瑞風電,有一支充滿朝氣的年輕團隊,他們平均年齡不足30歲。別看這個團隊平均年齡小,卻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職責:新產品研發!團隊的每位成員,為實現“美麗中國夢”,孜孜不倦、執著忘我,攻堅克難,潛心研究風電葉片領域的新技術。而談起他們的標志性成果,那當之無愧的就是——5兆瓦83.6米的海上風電葉片了。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團隊,來深切的感受它的團結和執著。
從“無”到“有”,得潮流之先
2009年5月,雙瑞風電的第一支葉片下線,那時的雙瑞風電還沒有一支嚴格意義上的專職研發團隊,每個人都是研發、技術、生產一把抓,也正是由于當年的“一把抓”,才有了今天這支在各方面都技術過硬的團隊。
“2008年,公司初建,我們第一次踏進風電葉片這個領域,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雙瑞風電副總經理林明說:“那時我們就是一起,不斷地摸索、實驗,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新開始,有過失望,有過懊惱,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就這樣,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的條件下,設計研發在艱難中起步,歷經波折,困難重重。記不清有多少個日日夜夜,大家在車間里加班加點,直到深夜凌晨。在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后,雙瑞風電的第一支葉片下線了。
“那時候一干就是十五、六個小時,實際上有的時候也有點迷茫,就是你不知道你該往哪個方向努力,畢竟全部都是陌生的東西。但是當看到第一支葉片下線的時候,所有的迷茫,所有的疲憊都不復存在,有的就是激動、熱血沸騰!”雙瑞風電研發部部長張向東說。
從“有”到“全”,領行業之先
技術首先要為市場服務,一定要有創新、有規劃,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減少產品的同質化;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脫穎而出,引領市場!基于這樣的發展思想,雙瑞風電緊密配合市場的發展需求,針對不同地區風速不同的情況,制定了“陸上2兆瓦產品系列化”的發展戰略。
這次,這支年輕而又成熟的團隊迅速做出反應,投身到研發擁有自主產權的差異化產品中來。“其實那時候的整個研發過程,每一步都很難,畢竟我國在風電行業起步較晚,技術還不成熟,沒有什么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所有的問題都要靠我們自己摸索著來,所有困難都要靠我們大家一起來克服。”張向東說。
然而,又是憑借著這種沒有經驗,一步一步摸索著來的執著,目前雙瑞風電已經實現7個長度15種型號,適應各種風速級別的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葉片的開發和批量生產,產品長度覆蓋42.2米~58.7米,成為國內2兆瓦系列產品最全的葉片生產企業。
從“全”到 “精”,贏發展之先
2017年5月30日,雙瑞風電首支5兆瓦海上風電葉片正式下線。這支葉片打破了世界上5兆瓦單功率風電葉片的長度之最,創造了我國風電葉片的長度之最、碳纖維大梁長度之最,被評為2017年度我省裝備制造業十大標志性高端裝備,同時榮登我所2017年十大新聞事件。
這支葉片可以說承載了太多的榮譽和期望。然而,談及這支葉片,雙瑞風電副總經理林明卻說:“從第一支風電葉片下線,到第一支海上風電葉片下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從零開始,從零到陸上,從零到海上。但是不同的是這支海上風電葉片有我們近十年的儲備,近十年的沉淀,所以可以說它是眾望所歸,水到渠成。”
這一句簡簡單單的水到渠成,其實融合了太多的辛酸和付出。單單這一個產品,在工藝布局圖出來之前,研發團隊就已經將葉片生產的整個環節模擬過一遍了。也就是說制品還沒有開始制作之前,他們已經將所有遇到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一克服了。
2017年6月13日,雙瑞風電張家口分公司又喜傳捷報,雙瑞風電首支自主研發的3兆瓦葉片成功下線;2017年9月11日,雙瑞風電自主研發制造的首支6兆瓦風機葉片在鹽城分公司成功下線。自此雙瑞風電擁有了2兆瓦、3兆瓦、5兆瓦、6兆瓦等多型大型超大型陸上、海上風電葉片研發生產能力,同時也正式開啟了進軍海上風電市場的大門。
公司成立以來,雙瑞風電研發團隊先后獲得授權31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僅2017年一年,他們就榮獲發明專利7項。雙瑞風電研發團隊的多項卓越創新成果,完美詮釋了雙瑞風電人嚴謹細致、積極進取、持續創新和追求卓越的可貴品質。雙瑞風電也不僅僅作為一個企業,同時也承載了太多雙瑞風電人的情懷在里面,“美麗中國夢”任重而道遠,雙瑞風電人會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