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太陽能行業,并不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個行業不是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是因為我們處在價值鏈一個錯誤的點上,也就是說在這個位置上無法發揮我們獨特的作用。” 戴尚亞解釋稱。
此后,風電和生物質燃料成了BP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重點。
BP的風電業務主要位于美國,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BP目前擁有14個陸上風電場,分布于從夏威夷毛伊島到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的綠色丘陵地帶。總裝機量約為2259兆瓦,足以為一個費城大小的城市的所有家庭供電。
與發展光伏產業相比,BP風電項目更具資源優勢。“發展風電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而我們在美國恰恰擁有大塊的土地。”在接受《能源》雜志采訪時,戴尚亞表示,“我們還在積極布局具有競爭優勢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力求實現項目發展的可持續性。”
看好生物液體燃料
在BP的可再生能源產業布局中,另一個具有優勢的是生物燃料,在位于巴西的三個生物燃料項目中,過去三年里,BP已累計投入了超過20億雷亞爾(約合6.5億美元)的資金。
自2008年起,BP開始在巴西生產生物燃料,目前全資擁有三個乙醇生產廠,2014年完成了對熱帶廠(Tropical plant)項目的擴建,使其生產能力翻了一番,并將三家工廠的甘蔗處理能力提高到每年1000萬噸。
之所以將大量資金投向生物燃料領域,是基于該公司對未來生物燃料需求的判斷。在BP看來,到2035年,全球汽車數量將增長至18億輛,即目前的一倍,屆時盡管石油供應相對充足,但氣候變化和碳排放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加,而生物燃料將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問題。
當前,生物燃料占運輸燃料的比例約為2.5%,到2035年,這一數據將擴大到4%。而美國之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計劃將生物燃料消費量從2008年的90億加侖增加到2022年的360億加侖(1加侖約等于3.7854升)。
另一方面的優勢在于,作為一家老牌的國際石油公司,BP在石油精煉方面經驗豐富,且具有頂尖的技術,而生物燃料也需要相關的精煉技術。“生物燃料和精煉廠有一些類似的技術,而精煉對我們而言是非常擅長的,因此我們這方面的技能可以用到生物燃料方面。”戴尚亞表示。
除了風電和生物燃料之外,為了拓展新興產業,BP內部專門成立了一個叫BP Venture的部門,專門用于投資處于早期開發的技術。在交通領域,無人駕駛汽車、電動汽車方面的先進技術,都在該部門的投資范圍之內。“我們期望最終可以投資在既能展現BP獨特能力,又增加價值的領域”,戴尚亞表示。
而在生物燃料方面,除了供應交通生物燃料之外,BP還在考慮生物潤滑油、生物塑料等產品。
作為過渡能源的天然氣
即便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在戴尚亞看來,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變卻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戴尚亞解釋稱,在能源結構變化的歷史上,石油由1%上升到10%用了45年,天然氣達到這一份額用了50年,由于能源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因此可再生能源滲透到能源體系也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在這期間,天然氣以其清潔、低碳的特性,將會扮演重要角色,也因此有很多業內專家判斷,人類在由化石能源時代轉向可再生時代過程中,天然氣將是過渡性能源。這也是國際石油公司紛紛將上游業務的投資重點由油轉氣的最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截止2016年年底,世界排名前六位的國際石油公司,除了道達爾油氣比例均約為50%之外,其他公司天然氣的比重均超過了石油。
天然氣是增速最快的化石能源,2035年前,天然氣增速將是石油的兩倍,20年后,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天然氣將超越煤炭成為世界第二大燃料來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給出上述預測。
由于天然氣巨大的發展潛力,BP近年來一直增加在天然氣領域的投資。戴尚亞介紹稱,十年前,BP在天然氣和石油領域所占的權重為40%和60%,目前天然氣的比例已超過石油,而再過十年,“我們希望這一比例是60%和40%”。
天然氣清潔低碳,且使用靈活,既符合全球氣候變化的要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可再生能源不穩定和間歇性的不足,但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都在單獨發展,難以做到優勢互補,未來二者協同發展的潛力非常之大。
在此前接受《能源》雜志采訪的德國能源署前署長斯蒂芬•科勒也曾建議,在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越來越多的時候,應當研究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結合應用。“其實天然氣的靈活性與可再生能源的互補性非常強,應當研究二者如何更好地結合。”科勒表示。
事實上,BP也看到了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協調應用的重要性,BP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戴尚亞介紹稱,目前BP Venture正在投資一個如何讓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相結合,來提供一種整合能源解決方案的項目。
當然,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天然氣能否成為過渡性能源,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BP認為,在快速轉型的情境中,如果不在減少煤炭時優先考慮天然氣,或者政府支持由煤炭轉向天然氣的政策力度減少,那么天然氣的增長也可能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