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位置來看,埃塞是非洲的一個交通物流中心,經濟也將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對電力的需求將急劇增加,因此埃塞將有可能成為三一在非洲業務的切入點。
氣吞萬里如虎,依托“一帶一路”加速國際化
對于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國際化而言,“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備受關注。
“一帶一路”建設啟動三年來,一幅連接東西方的互聯互通超級版圖浮出水面。沿線66個國家經濟總量達到39 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52%。截至2016年9月,中國已與沿線70 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完成戰略對接,中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程訂單達到1.36萬億美元。
據了解,三一海外業務布局本身與“一帶一路”路線圖高度吻合,公司70%—80%的海外業績都來自“一帶一路”。為搶抓機遇,三一集團成立“一帶一路”合作部,專項推進工作。2016年,在進一步 “聚焦重點市場”的經營策略下,“一帶一路”合作部經過精心調研和挑選,新增海外重點國別市場8個。其中包括印尼、印度、南非、馬來西亞等。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國家層面已在鼓勵風電企業增強整體實力,以便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足以和各路巨頭一較高下。這不僅需要市場占有率的提升,更需要在先進技術、銷售網絡、綜合解決方案、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等方面都有質的提升。而從國內產業發展變數來看,隨著海上風電電價的確定、低風速地區風電開發加速,加之 “一帶一路”的支持,三一的風電業務正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期。
面對“一帶一路”的新機遇,三一的風電業務正以永不懈怠的技術創新和誠摯熱情的售后服務來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三一重能國際營銷總經理王力和告訴筆者,目前三一的風電業務在非洲、印度、埃及、阿曼等國家和地區都有積極的布局,而且三一正調動更多的資源配比到三一風電業務的國際化,包括技術的國際化、人才的國際化、管理的國際化和資本的國際化。
在“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戰略下,三一在沿線重點國家推進風電、礦產、港口、住宅工業化、油氣化工五大類優勢項目,加快拓展海外市場。
在此“五小龍”出海的政策支持下,今年5月16日,三一與阿曼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當地風電市場。而在印度市場,三一已擁有(或共同擁有)500萬千瓦風資源,其中安得拉邦200萬千瓦風資源正在測風,另外還有50多萬千瓦成熟風資源正在談收購,而三一印度的風機組裝線正在建設當中。
5月19日,也就是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一行參訪三一集團的座談會上,埃塞•湖南裝備制造合作園區項目是雙方交流的重點之一。這是湖南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項目,也是我國在非洲國際產能合作的第一個先行先試樣板開發區。作為此項目主要的參與者和發起者之一,三一將積極參與投資該園區,并成為首批入駐企業。
海爾馬里亞姆特別強調,設備本地化生產是三一與埃塞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三一的風電葉片、起重機、鉆井設備等都是目前埃塞亟需的,我們更希望能實現這些設備在埃塞的本地化生產。”
三一集團總裁唐修國則在座談會上誠摯而鄭重地表示,三一集團愿意在未來繼續為埃塞俄比亞的電能基礎建設增磚添瓦。以創新的模式及合作共贏、相互尊重的理念,與合作伙伴中地海外集團共同投身于埃塞俄比亞風電建設,并逐步實現本地產業園的建設及投產,在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最大程度惠及埃塞俄比亞政府,實現三一集團投資建設、本地化生產、提供清潔電能并銷售于當地的新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