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樣的論斷不僅適用于彼此競爭,也同樣適用于彼此合作。在國際化征途中,只有深度了解合作伙伴的需求乃至“感同身受”,才能實現雙方長期攜手與互利共贏。
三一重能國際營銷總經理王立和先生幾乎參與了埃塞阿達瑪二期風電場項目的絕大多數進程。在其看來,國際市場與中國本土市場有很大不同,不同國家與地區在文化、法律、習俗以及客戶使用產品的習慣上都會有很大差異。三一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彎路也獲得許多經驗。根據三一的經驗,要獲得在海外市場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企業的“本地化”。它包括員工本地化、產品本地化、理念本地化、文化本地化、法律本地化等諸多方面。
王立和告訴筆者,埃塞阿達瑪二期風電場自開建以來,三一一直派遣專業團隊負責現場指導安裝、驗收及調試,進入質保期后負責風場的運行維護。而且,三一作為整體設備供應商,不但提供了可靠運行的設備,雇傭當地人員等,同時通過阿達瑪二期風電場項目于北京及埃塞俄比亞當地培訓埃方專業工程人員80余人,將風電技術輸送至埃塞俄比亞。不僅如此,三一集團還資助了阿達瑪大學、雅迪斯大學兩位教授來華參加非洲新能源論壇,以實際行動幫助埃塞俄比亞加快人才培養的步伐。三一還與當地阿達瑪大學簽署了技術合作協議,三一將為后期埃塞俄比亞風電技術提供更深度的合作。
正是基于休戚與共的“本地化”思路,阿達瑪二期風電場項目成功創造了“四個第一”:中國首個政府支持的新能源項目;中國進出口銀行首個優惠買方信貸支持的新能源項目;中國目前最大的國際風電工程EPC總承包項目;第一個技術、標準、管理、設備整體走出去的風電項目,采用中國標準設計、施工和驗收,采用中國設備和監理。
回顧三一重能風電業務在埃塞乃至非洲的發展,王立和頗感不易,在其看來,要實現國際化,企業必須耐心傾聽世界對我們的需求與評價,平心靜氣而又堅忍不拔地去正視問題和解決問題,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對于埃塞與三一雙方長期以來的合作,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在5月19日參訪三一時評價:三一是埃塞真正的好朋友,一直支持埃塞社會經濟發展;從三一在埃塞全面參與的幾大重點工程表明,雙方仍有非常大的戰略互惠合作潛力。
敢為天下先,突破國際化進程中的所有阻礙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三一集團的國際化征途已走了十余年,輝煌背后不免艱難、波折與教訓,但其國際化戰略的決心可謂矢志不移。
雖然中國風電裝機早在2012年便冠絕全球,但令人尷尬的是,作為“風電第一大國”,中國風電“走出去”并不算順利。在風電行業,類似埃塞阿達瑪二期風電場的項目合作可謂屈指可數。據公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風電機組累計出口容量僅250萬千瓦;而以2015年為例,當年出口風機風電機組占新增安裝風電機組的比率僅為0.88%。這印證了我國整機商的優異成績主要得益于國內市場,而國外市場占有率有限的說法。
綜合分析來看,中國風電企業的海外突圍仍面臨不少阻礙。首先是遠銷國外水土不服,面臨更加苛刻的經營環境。其次是市場難題,客戶的要求更為嚴苛。此外,認證標準由歐美等傳統風電大國主導,我國風電企業難以跨過出口的技術壁壘,缺少權威產品認證就很難取得客戶的充分信任。最后則是資金的問題。
同時,來自政治、法律、財務等方面的諸多風險都可能成為風電國際化的敗因,對雇工、環境、土著居民等問題或一些細小環節的忽視,亦可能招致滅頂之災。國際化的征途從來沒有容易的事,即使是在政策法律都比較完善的成熟市場,執政者的“翅膀”隨意扇動,暴風驟雨也可能轉瞬即至。對此,有的企業只能“啞巴吃黃連”,沉默地接受一切;而有的企業則敢為天下先,依理依法維護權益,絕不退縮—— “三一狀告奧巴馬”便是其中的典型事件。
2012年9月28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發出行政命令,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國三一重工在美國興建數個風電。三一集團在美國的子公司Ralls公司原定在俄勒岡州興建大約4個風能發電電場。
對此,三一的領導層提出疑問:一個合法的企業、合法的項目,最終以“莫須有”罪名被禁止,不許開工,不許轉讓項目,甚至不許使用設備,美國法律保護合法的私人財產權利嗎?保護非美國人在美投資的合法權益嗎?
同年10月1日,Ralls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更新修正訴訟書,將奧巴馬總統與CFIUS一起推向了被告席。兩年之后,這場沸沸揚揚的“三一狀告奧巴馬案”有了新進展,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合議庭裁定,奧巴馬政府禁止羅爾斯 (Ralls Corp) 俄勒岡州BC風電項目的總統令違反程序正義,侵犯了對方的合法權益。
這意味著,三一起訴奧巴馬總統在美國巡回法院獲勝!在業界看來,這次勝訴不僅在風電行業,應該說是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一次史無前例的突破,也是企業方在國際化過程中的一個巨大的進步。
曾有人問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起訴奧巴馬總統會贏嗎?要花多少錢?是否擔心三一在美的發展嗎?向文波回答:過程比結果重要!尊嚴比金錢重要!三一做事向來取義不取利!
這次事件,體現了三一國際化過程中遇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時的“硬氣”。面對國際化征途中的千難萬險,三一凝聚了突破一切阻礙的勇氣。在三一看來,企業要走國際化道路,一方面要有精誠合作的精神;但另一面,面對不公正待遇,也要有敢于挑戰的勇氣。
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善謀勢者必成大事。
在三一重能看來,即使艱難困苦無數,走出去必然是中國風電產業的大趨勢。對于有志于成為一流企業的市場主體而言,其必定不會只扎在某一個市場,而是均勻地遍布全球,以抵御某一個市場行業波動對企業造成的沖擊。而以產業的視角來看,國內風電走出國門進軍國際市場,對于提升我國風電產業發展水平、釋放產能也具有重要意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雖然風電產業走出去道阻且長,但三一對風電事業的未來卻愈發充滿信心,這種信心來源于三一強大的工業實力,來源于三一“不畏艱難、 敢于超越”的企業氣質,來源于三一人“疾慢如仇”的工作作風,更來源于三一人矢志不渝的事業夢想。
如今,三一重能依托集團在美國、德國、印度、巴西4個海外產業園、11家工廠、20余家海外子公司和遍布150多個國家的銷售服務網絡,將風電業務拓展至北美、非洲等地。其不僅在全球范圍內樹立了中國制造的卓越形象,更成為了三一集團業務國際化的中堅力量。三一重能國際營銷總經理王立和告訴筆者,下一步,三一將在非洲建立制造中心、產業園、工業園,并且繼續加大技術轉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