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株洲•中國動力谷”產業論壇重頭戲之一的“風電產業高峰論壇” 今日在湖南省株洲市舉行。風電業內精英共聚株洲,共謀良策、共圖突破。
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致辭
本屆風電產業高峰論壇由湖南省能源局、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株洲市發改委、株洲市經信委、株洲市天元區政府協辦,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株洲所)作為東道主承辦了此次盛會。
嘉賓在論壇上發言
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風電產業方興未艾。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2016-2020年)規劃綱要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將大力推動湖南能源結構清潔轉型,優先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推廣地源熱泵供暖制冷應用,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根據規劃,到2020年,湖南省將建設9.8GW風電、太陽能、生物質新能源電源項目。作為低風速大省,湖南省風電產業發展大有可為。
在株洲,蓬勃發展的新能源產業中,風電產業是積極倡導和扶持的方向之一。“十三五”期間,株洲市規劃加快推進風電項目建設,到2020年,全市風電裝機容量爭取達到88.8萬千瓦。目前株洲市已有株洲縣龍亭龍鳳風電場和株洲縣鳳凰山風電場建成投產,近期將規劃13個風電場項目,均屬山地風電場。
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在歡迎辭中表示,2016年株洲市風電產業板塊總體銷售收入接近100億元,株洲市風電產業在積極響應長株潭兩型社會創建的同時,也為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此次論壇,株洲希望通過政府搭臺,聆聽各位企業家和各位專家的真知灼見,方便風電行業、風電開發商、風電企業等各方積極交流和互動,進一步明晰風電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找準湖南省乃至中東南地區風電產業未來的努力方向,為產業發展和社會經濟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省發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長劉年來表示,湖南省作為中西部低風速風電場的典型區域,在低風速風電場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代表作用。經過10年的發展,至今湖南省風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200萬kW,在中西部省份中位列前茅。與之相關的環保工作也日趨完善,株洲就已做出很好的嘗試,把風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相信未來湖南省的風電開發也將成為國內風電場開發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示范樣板。
株洲風電產業基礎雄厚、特色獨具。2006年,在軌道交通領域有50年技術積淀的中車株洲所開始實施同心多元化戰略,將核心技術向強相關領域延伸,風電整機裝備領域即是其中之一。
作為行業標準《高海拔風力發電機組技術導則》以及《低風速風力發電機組選型導則》的唯一整機商參編單位,以及國內首家獲得動力學認證的風電企業,截至2017年3月,中車株洲所提供的逾 2000 臺機組,已安裝在國內 49 個風場。
目前,株洲已形成了以中車株洲所為代表的,具備“高鐵基因”的風電整機、葉片、變流器、發電機、齒輪箱的完整的風電產業集群。
為推動南方低風速地區風電產業發展,本屆論壇以“追風鑄夢 智驅未來”為主題,中國最著名的能源學者——國際“扎耶德未來能源獎”個人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俊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秘書長兼全國風力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祁和生,三位國內能源行業“大咖”就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形勢及趨勢作專題報告,并與參會人員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風電產業發展趨勢,為湖南風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出謀劃策。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陳政清,天津大學教授郭力,湖南省電力院、中電建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車株洲所、三一重能、湘電風能等風電產業相關院校、設計院、裝備制造企業代表,從技術、機型、環境、風資源等各方面探討和交流山地風電場建設經驗,共同探討風電產業發展的技術創新點,共同切磋低風速地區風電產業發展的技術重點和難點。全國能源行業風力發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中車風電副總工程師王立鵬主持了技術論壇。
此次峰會,更成為湖南省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交流平臺及合作平臺,將推動湖南風電產業的發展和進步,實現湖南風電產業各相關企業的持續合作與共贏。
株洲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羊貴平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