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在我開始做演講之前我要有一些個人的信息要傳遞,首先要感謝大家出席今天的這個大會,我也很高興能夠出席今天的會議。我的同事等一下會給你們做翻譯,我也看到很多嘉賓都是非常優秀的,我也很高興能夠來到在泰山腳下的泰安,非常感謝你們熱情的款待。我們在上海有自己的辦公室,我的同事會給我們做個翻譯。
翻譯:大家好,我們是以色列軟件公司,如果沒有感覺錯的話應該是今天在座的唯一一家軟件的Lad,今天很高興來到現場,今天演講的嘉賓是我們公司的CEO,我們立志于提供復合材料行業不僅僅在風電行業,自動套裁的方案,因為這個PPT是翻譯的,所以后面的演講我就不翻譯了。謝謝。
Avner Ben-Bassat: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公司是一個軟件公司,我們的特別是在生產制造的自動化和優化的領域,比如說在太陽能還有風能、汽車都是主要是將整個的過程進行優化,我們是屢獲獎項,包括像巴黎、JAC、JEC還有英國的這些合作伙伴一起,比如西門子一起,這些都是OEM就是做風電整機設備的,我們希望做行業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今天演講的主旨內容。
我相信這個會議我們在優化,特別是風電葉片套裁的優化和自動化方面是非常有經驗的。我們每年有一兩百多個不同的項目,對這些項目都有不同的挑戰和解決,我們所面臨的東西等一下會在我的演講當中體現。這是我的客戶,毫無疑問在看這個解決方案的時候有很多行業都是認可我們的,包括在中國市場和全世界的市場。
風電葉片行業全球面臨的挑戰是什么?這樣的挑戰是共通的,對于歐洲、美國和中國的市場是一樣的,它是包括三四個挑戰。一是巨大的成本壓力,因為這個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每1%的成本降低都是很關鍵的。二是運營的挑戰,運營的挑戰就關于部件的調料與打包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同時質量還不能因此被犧牲。我們今天看到本次大會的主題就是關于智能生產、智能制造、智能資源的使用,我覺得質量永遠是一個大前提。
我們的方法是與眾不同的,當我們去看一下出現生產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從一個更加高的角度去觀察它,不僅僅是說只看某一個出問題的或者是運營的問題,是不是僅僅是倉庫里的原材料還是要簡單的減少成本。我們應該要看的是介于完整的生產解決方案當中的問題,包括客戶的要求、庫存的情況、數據的生產,因此這些信息整合以后我們就可以把信息產出給很多工程還有材料,還有庫存,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一些如何進行套裁,哪種材料是最合適的等等這是一種信息整合之后的優化。
我們有非常好的排版算法,今天講的是風電葉片套裁,包括玻纖和碳纖,這樣的一個算法是基于這個行業的,而且這個算法是20年的經驗使然。與此同時我們不是簡單的排版算法,在行業當中有這么多的排版軟件,但是最主要的問題我跟大家所講的就是如何能夠找到更高的層面去找到一個平衡。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如何能夠有一個宏觀的或者是一個最佳的平衡,在提高制成率與簡化流程生產當中找到最佳平衡,因為我們億必須要打破一定的運營限制,這樣的平衡點很難找。我們有一些很好的技術,包括分區域分組排版,達到打包的順序,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解決方案。
再看一下講到材料使用與簡化生產之間的一個平衡,一定要非常的小心。為了找到這樣的平衡一定要有一個宏觀的概念,我們可以減少材料,同時還可以減少套裁的時間。我們有多種多樣的技術可以幫助大家來進行過程的控制。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這些例子都是在三種情況之下使用,第一種是在運營領域,我們如何能夠產率最高但是成本又最低,第二種就是成本的模擬,如果你有一個項目,你可以去模擬出你的材料成本,而且生產出不同的產品,當然每一個公司用的材料和成本都不一樣,每一個客戶都會在成本以及材料之間,和它的產出之間找到自己的一個平衡點。基于它的人工、材料、產品設置、總量,每個人的情況也有所不同,這個軟件也不是100%的你自己可以進行參數的調整,讓它適合于你現在的真實的運營情況。
這是第一個例子,分區域的排版技術,這個技術是用不同的部分構成,希望能夠達到最高的效率。在這個例子當中我們有三個不同的分區,第一個是藍色的、灰色的,然后又是藍色的,這就是我們要進行這個套裁的一種形狀。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將不同的形狀拼合在一起。我們可以仍然保持生產的順序這是第一、第二、第三不同的分區,使用這些工作以后,我們希望最大程度增加材料的使用,這個時候通過我們的方法可以達到8.53%的省料,這是真實的技術,我覺得所有部件加在一起我們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使用率。在收集這個材料的時候,也是保證它是有實際操作性的。稍微有一點混雜,但是也不要太多的交界長度。
第二個例子是應用于跟不排版及穿插中小件的方案。在主要的分區當中一些穿插的小件的方案,這里有我們的區域排版同時它是用紅色的是中小件,再下面就是不同的排版方式在整個的分區當中進行排版。在這里我們可以節省11%-13%的材料。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你的運營時間、剪裁時間都會非常高,一方面減少了材料,一方面減少了人工,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方法。
第三個例子卷科長度標準化,它選擇的是材料的節省以及對于套裁時間的節省,同時也減少了庫存。左手邊是傳統的手動排版,每一個不同的分區根據標準產品的分區進行套裁,這里有三種顏色:黑色、藍色、粉色、灰色都是不同的分區,右邊是我們的方法,每一個不同的分區是接著之前的工作繼續的,我們在完成了工作的時候能夠減少的很多材料。可以發現我們分區的區域要比之前少了75%的短末卷的數量,而且減少了25%的總原料卷的數量,最終我們這個材料節省了5.6%,這是一個特別能夠說明問題的例子,我們看到是一個更加宏觀的,更高的層面可以減少它的材料,套裁的時間還有庫存的成本。
如果我們真的有庫存當中有短末卷怎么去管理?在大部分情況下看到客戶直接把它給扔掉了,因為現在他們標準的分區和成本承恩短末卷是做不出來的,通過我們的算法可以充分利用短末卷,可以動態的選擇材料卷功能,足以確實保證它的有效利用,這個上面是傳統的,右邊是我們短末卷充分的利用,我們是很好的避免短末卷的浪費。
毫無疑問在你在一個大的工廠工作的時候,需要將像ERP或者PLM這種系統整合在一起,我們是非常熟悉的,如果大家想了解的話可以把這幾個聯合在一起。ERP的數據拿出來之后再根據IT的數據需求給出數據,這也是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包括成本的計算,還有預測、追蹤等等。
我還是要講一下質量還有它的可追訴性,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需要知道到底什么樣的材料,還有材料進入到哪一個部位,當我們出現了產品當中的缺陷或者是風電葉片的問題的時候,必須要知道這個恩原材料是從哪里來的,再完成整個材料的審計找到剩余的材料在哪里,這對于優化我們的運營是有好處的。如果你發現葉片破掉了有缺口,可以快速的找到這個東西還用在其他哪些部件上面。
如果OEM要去檢查一下的話也非常方便,也有追溯性。再看一個例子,拿一個零件就可以追溯到它的原材料,如果有任何的缺陷就可以看出這個原材料還用于生產其它什么零部件。在我們的系統里面進行追溯非常快速,對質量進行監控管理也是非常方便,而且可以幫助我們降低因為質量管理造成的成本。質量是我們生產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是希望能夠進一步降低缺陷,如果說生產流程中每一個步驟都能夠有一些電子的可追族性的話,也可以非常快速的解決。
這是我最后一張幻燈片,這是我們和GE未來打造的愿景和方案,我們希望針對整個供應鏈,不止針對一個工廠。我們希望二級、一級、OEM整個供應鏈都能做到可追溯性,這個是我們和GE合作做的一各項目,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熟悉工業4.0,還有Plotaine的生產平臺。
總結一下我們是在過去20年的時間里面一直在應用這種解決方法,在生產制造這方面我們希望能夠有一個整體的框架核計劃,可以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提升質量,而且能夠維持全面的可追溯性,這個是我今天要介紹的全部內容,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也非常感謝主辦方對我們的熱情招待,謝謝!(根據速記發出,如有錯誤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