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裝風電在2016
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
排名比去年上升54位
2016年12月6日,由中國能源報社、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管理辦公室、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和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共同主辦的“2016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發布會暨新能源發展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來自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委領導、湖北省和武漢市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商界領袖近500人出席了會議。“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活動是《中國能源報》與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共同推出的針對新能源行業權威研究評價的大型公益活動,該活動自2011年始,已成功舉辦五屆。
“2016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發布會權威排名顯示:海裝風電在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排行榜的名次再次大幅度晉升——2013年是第279名,2014年是第256名(比上年上升23位),2015年是第181名(比上年上升75位),2016年是第127名(比上年上升54位)。本次發布會還頒發了2015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的多個專項大獎,海裝風電榮獲了“自主創新獎、企業文化獎”2個專項大獎,引起廣泛關注。這是海裝風電進入“快崛起”戰略階段以來,全面貫徹落實中船重工風電產業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引領、市場牽引”,全力推進“一陸兩翼”戰略(陸上風電市場、海上風電市場、海外風電市場并進)取得的重要成就。
在本次發布會的“新能源領袖峰會500強領袖圓桌對話——風光無限?新能源創新與挑戰”論壇上,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滿昌作了嘉賓發言,闡述了海裝風電在海上風電方面的新主張。
王滿昌總經理指出,目前海上風電還談不上規模化開發,只能說是規模化示范;因為目前海上風電只能說解決了技術問題,市場并未完全成熟和規范。國家層面積極穩妥有序開發的思路是科學合理的,但是諸多因素都限制了海上風電規模化開發。主要體現在:一是,規模較小。相對于陸上風電一年2000萬千瓦的規模,海上風電“十三五”期間預計建成才500萬千瓦,每年約100多萬千瓦。二是,適宜我國低風速海上風資源特點的海上風電機組并不多,可利用小時數普遍偏低,經濟性不好。在此基礎上,經歷了“試驗、小批量、批量完整驗證過程的”海上風電機組產品更少。三是,可用的專業海上風電施工安裝的海工設備太少,無法在全國同時開展3個以上作業面施工。四是,海上風電從設計、制造、安裝到運維的全流程并未完全打通,可借鑒的經驗并不多。
王滿昌總經理強調,海上風電由于可達性差的問題,可靠性是排第一位的。再加上國內外技術和質量水平逐年在接近,已經沒有太多成熟經驗可以借鑒,體現出來的就是對企業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要求更高。特別是對海上風電而言,一個項目動輒五六十億的投入,要求整機企業技術和資金缺一不可。
王滿昌總經理指出,海裝風電5MW海上風電項目到現在已經進行8年,研發投入2個億,樣機測試試驗用了4年。海裝風電與國內外合作者一起探索,2013年完成設計認證,2014年通過海上低電壓穿越測試,2016年獲得型式認證。這是國內外為數不多的能實現樣機年可利用率超過95%的機型。海裝風電正在推進實施三方面工作:一是,在現有成熟機型的基礎上,改進設計開發更大風輪直徑的機組。適應長江口以北風區的171機型明年實現樣機示范,同步推出適應南方一類風區的151機型。二是,搭建可靠性試驗平臺,建設全尺寸、全功率、全工況研究試驗平臺,開展試驗風場建設,打造國家級研發設計試驗驗證工作站。三是,獲取風場資源,制造專業安裝船和運維船;獲取業主需求,打通海上風電開發全流程,推動行業進步。目前海裝風電第一批量海上風電項目正在江蘇如東生產、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