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效率上追求極致的時代,高效率越來越成為政府機構提升運作質量的不二法門,更是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壯大的必備技能,風電行業也不例外。那么,風電企業如何才能快速從日益稀缺的可利用土地中找到合適的資源?政府部門又該如何對不斷增多的項目進行高效管理?對于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北京能量魔方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能量魔方公司”)的能源互聯網平臺——能量魔方平臺中找到答案。
以功能見長
走進能量魔方公司的辦公區,記者立即被大廳中一塊電子屏上的畫面吸引了。只見在一幅中國地圖上,有無數條流向、顏色不同的線條在運動著。
“這就是已經投入市場的政府版能量魔方平臺。”能量魔方公司高級產品經理湯金平向《風能》雜志記者介紹到,“你看到的是氣象服務功能,這些線條就是模擬實時的風速情況,流向和顏色分別代表風向以及風速大小。當然你也可以查看歷史氣象數據和某地的風速情況。”
這套系統中,除了氣象服務外,更“重量級”的功能要數對開發規劃和項目進展情況的綜合性管理。
目前,各地都在制定開發可再生能源的規劃,大量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要想對這些規劃和項目進行高效管理,僅靠文件資料已經不現實了。即使有些部門引入了管理軟件系統,但往往也只側重某些方面,無法實現綜合性管理。能量魔方平臺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在該平臺上,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不僅實現了信息的形象展示,也具備對開發情況的有效監控。在風、光資源查詢模塊中,立體化地顯示了各個區域詳細的可再生能源歷史數據。與此同時,借助開發規劃和項目管理功能,政府部門可以隨時了解轄區內的土地性質以及電網接入等情況,項目的規劃、申報、核準、在建、投運等信息也被動態呈現出來。
“這套系統已經在河北張家口、海南東方、內蒙古呼和浩特等地投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能量魔方公司總經理韓東升表示,“目前,我們在官網上公測的是企業版。”
據記者了解,企業版提供的基礎性服務與政府版類似。同時,也針對開發和設備企業的需求定制了更細化的功能。比如,在運營管理功能選項中,只需輸入項目所在地、裝機容量以及單機容量等,即可獲得7 日內的理論功率曲線、理論發電量和風功率密度曲線等。
在設備選型模塊中,目前僅提供了企業的鏈接。顯然,在韓東升看來,這還過于簡單。“未來,我們將實現中小型設備的在線交易。”
用數據說話
用戶關心的是功能,而對于能量魔方公司而言,則需要考慮如何在數據積累、挖掘等方面為實現這些功能做支撐,從而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能量魔方公司成立于2015 年,看似是大數據應用領域的“新兵”,但實則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是在業內為大家所熟知的北京東潤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潤環能”)的全資子公司。東潤環能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前期積累了很多數據,為了更專業地使這些數據發揮出更大效用,決定成立能量魔方公司,專門負責挖掘這些數據資產。”這也意味著,能量魔方公司是銜著“金鑰匙”出生,繼承了東潤環能在可再生能源產業大數據開發上的長期積累。
在數據源上,東潤環能的700 多個測風終端可以不斷為能量魔方平臺提供數據。目前,能量魔方公司還在嘗試使用高科技產品來獲取數據。比如,利用無人機等對山體進行掃描,獲取地形數據。此外,該公司還與國家相關部門合作,取得了高清的衛星數據,分辨率達到1 米。
在數據挖掘上,能量魔方公司在重點依托自有團隊的同時,也積極與第三方合作。目前,該公司通過與國家氣象局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聯合開發,借助超級計算中心和全球公認的氣象模式得到了全國歷史30 年高精度氣象模擬數據,可實現1 公里分辨率的風、光資源查詢與數據下載。
運用這些結構化的數據,可以幫助企業縮短開發周期。比如,在做風電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時,測風一直都是費時、費力的環節。通過與能量魔方平臺提供的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可大大提高風資源評估效率。
讓規則做主
在韓東升看來,上述功能只是實現了開發能量魔方平臺的初級目標,打造可再生能源生態化管理和應用的平臺才是終極目標。“能量魔方現階段是投資開發生態圈的入口,通過我們的數據優勢,吸引設計單位、開發企業、設備商、金融企業進入平臺,使大家都能夠獲得各自的發展空間,最終成為一個生態化的圈子。”
當前,也有一些企業在試圖通過互聯網技術搭建生態化的平臺,但往往只提供一個平臺,缺少啟動平臺發展的資源。而能量魔方公司正好握有這把“鑰匙”——大量優質的數據資產。“有了這部分數據,我們能把資源數據化。用戶來到這個平臺,面對的將是一個‘海洋’,他在平臺上的活動就有了源頭。”一名平臺開發人員向記者解釋。
當然,這些數據只是基礎,要形成良性循環,還需要在運行中不斷注入新的數據。同時,由于圈地等現象的存在,僅用科技手段無法精確識別土地是否可用。在這些情況下,都需要依靠平臺上全體用戶的力量。這里牽涉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何才能調動用戶的積極性?
有專家表示,數據和技術營造的只是奠定生態圈建立基礎的“硬環境”,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更為關鍵的則在于“軟環境”——建立合理的“游戲”規則。
能量魔方公司的管理層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韓東升告訴記者,“市場和信任需要不斷建立。如果合作下來,證明我們是守規則的,也沒有傷害到第三方的利益,而且還幫助它們更好地把產品銷售出去,大家為什么不能一起合作?”
為此,該公司正在平臺中積極構建一種平等的規則,使得所有參與者能夠各取所需,并通過發揮用戶的能動性,借助持續不斷的平臺交互形成倒逼機制,對數據進行“清洗”,促使數據逐步趨于準確化。在此基礎上,依托公開、透明的數據信息發布機制,建立起信譽評級制度,實現企業和產品的優勝劣汰。一方面凸顯有實力的企業,使其健康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對實力差的企業,通過大眾評判將其淘汰。
除了線上之外,該公司還將生態化的合作延伸到線下。通過分享直接經濟收益、流量和廣告收益等方式,吸引整機商、零部件商等將各自所掌握的數據導入到平臺上,進一步豐富數據來源。
無論是建立線上的平等規則,還是實現線下的收益共享,都是為了促成平臺的可持續發展, 這背后實則承載著能量魔方公司的一個遠大構想——“國家相關部委的人員會定期去阿里巴巴的數據中心調研,因為這些數據從側面反映了國民經濟運行狀況。那么,能量魔方平臺為什么不能成為一個展示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況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