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召開的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暨特高壓交流輸電標準化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紀正昆介紹說,今年11月3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了《1000千伏交流系統(tǒng)電壓和無功電力技術導則》等15項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國家標準,該標準將于2010年5月正式實施。
國家電網(wǎng)副總經(jīng)理舒印彪表示,該15項國家標準涉及11類具體設備,相當于給相關設備商提供了技術指引。他還透露,目前國家電網(wǎng)對于智能電網(wǎng)規(guī)劃的制定已經(jīng)接近尾聲,爭取于明年初公布。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電力設備商的市場增量屆時將得到兌現(xiàn)。
有望提升為國際標準
在舒印彪看來,此次特高壓交流輸電標準體系的全面形成,有利于我國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的規(guī)模化應用,同時能夠推動我國更好地參與國際特高壓標準的制定。
他介紹說,15項標準中,1000千伏交流系統(tǒng)電壓技術已經(jīng)成為國際標準,其他的標準也有望逐步提升為國際標準,隨著其他國家特高壓交流輸電設施的建設加速,這無疑有助于符合該標準的國內生產商的增加產品出口,包括印度在內的國際市場有望向國內生產商開放。
2009年12月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開展“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該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交流輸變電工程。截至今年12月15日,該交流輸變電工程已經(jīng)安全運行350天,輸送電量80億千瓦小時。
利好國內設備龍頭
國家電網(wǎng)特高壓建設部處長王紹武表示,此次公布的15項標準涉及對11類設備的具體標準規(guī)定,具體包括變壓器、開關設備、互感器等關鍵設備,對于參與了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設備供應的設備商來說,標準的制定無疑對其產品貼上了“通行標簽”。
參與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的設備商基本囊括了國內在變壓器、開關等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yè),包括特變電工、平高電氣、保定天威、西電等。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門檻標準的設立將對國內的電工制造商產生較大影響,一方面可能鞏固目前的設備商龍頭的地位,另一方面對行業(yè)新進入者提供技術方向引導。
舒印彪還透露,明年國家電網(wǎng)還有可能再動手建設新一條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線路,新線路的長度將長于晉東南-南陽-荊門線路,約為1300公里,計劃將內蒙古地區(qū)的煤電基地和風電集中進行外送。
晉東南-南陽-荊門線路全長約640公里,動態(tài)投資57億元,其中用于設備購買的資金約二分之一,簡單計算可發(fā)現(xiàn),新一條線路的建設將很大程度上給國內的設備商帶來巨大的產品需求,而業(yè)績的較大受益者依然是國內上述設備商龍頭企業(yè)。(中國證券報 記者 邢佰英)
特高壓技術升“國標” 高壓設備公司受益線路投資
昨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授予1000千伏晉東南至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稱號,成為我國首個“國家重大工程標準化示范”項目,并正式發(fā)布首批15項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