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為研究中國能源領域的重大問題和政策,中國成立了國家能源領導小組,下設能源辦。能源領導小組組長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擔任,能源辦主任由時任國家發改委主任的馬凱擔任。能源辦的作用被業內評價為,“僅僅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和宏觀問題上起草政策,提出建議,更多的作用并沒有體現”。
即將成立的國家能源委能在多大程度上“更為實際地”參與到日常能源管理工作中來,目前還尚未明確。
知情人士對本報透露稱,國家能源委辦公室將考慮設立更為具體的部門,這些部門成員大部分將來自國家能源局,也就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國家能源局目前已經在考慮研究成立全國能源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按照設想,能源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將把中央有關部門、地方能源主管部門、能源行業協會、大型國有能源企業集團統統吸納進來。相關官員稱,“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進改革,協調各方矛盾和爭議”。
尷尬的能源局
已經成立近兩年的國家能源局,被業內評價為 “力不從心,表現平平”。在國家能源局相關官員看來,由于任務和權限的不對等,造成了國家能源局目前的尷尬局面。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于2009年年初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國家能源局要掌管全國能源工作面臨的五個困難,其中便包括,能源局缺乏實施行業管理的手段和資源。張國寶還舉例說,煤炭行業管理的五個許可證,沒有一個在國家能源局,核電廠運行操控員考評在國家能源局,但發證在國家核安全局,也很不順。
張國寶坦言,要國家能源局實施對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行業的管理,但是與能源行業發展相關的管理職能卻又分散在不同部門,國家能源局任務重,但履行職責困難較多。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相關專家表示,實際上,國家能源局成立近兩年來,其在能源體制改革等關鍵領域中扮演的角色,與原來的發改委能源局相比并沒有太大變化。“在價格改革、體制改革等一些關鍵領域內,不是能源局不想做,而是面臨的掣肘依然較多。”
中國電監會人士表示,國家能源局的確很想在一些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比如針對電力、煤炭、石油等領域的改革,但是目前中國能源改革面臨的幾乎所有問題,都會涉及到價格改革、市場準入等,而在這些問題上國家能源局都沒有太大的權限。
上述發改委能源所的專家分析認為,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成立將有利于國家能源局進一步發揮在全國能源行業管理的職責。“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家能源委起到的作用將會比原來的國家能源領導小組更為務實。如果未來國家能源局無法協調的工作能夠通過國家能源委來做,一些工作的推進就會順利多了。”
日前,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著手起草中國能源“十二五”規劃。按照國家能源局下發各部門和能源公司的規劃起草方案,“十二五”期間,首要任務就是要培育和發展新興能源產業。其中包括,核電、水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同時還要加快對煤炭等傳統能源的產業升級。
按照目前國務院三定方案對相關職責的劃分,上述領域涉及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環保部、安監總局等相關職能部門,國家能源局能否達到自己的目標,尚面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