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山東省2016年風電開發建設項目安排情況》,其中涉及風電項目54個,共計329.87萬千瓦,其核準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記者了解到,作為化石燃料的替代,山東目前正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隨著全省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優化,截至2015年年底,山東并網新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940.3萬千瓦,比2014年增長24.4%。目前風電已經成為該省新能源發電中占比最大的能源。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山東此次核準的規模直接反映出山東能源主管部門對風電建設的扶持態度,更為山東后續風電建設提供了較好的項目儲備。
如今,隨著新一批風電項目紛紛上馬,山東風電發展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發展風電具備天然優勢
山東既是工業大省,也是能耗大省。煤炭一直在山東能源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根據《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統計,山東全省累計探明煤炭地質儲量331億噸,約占全國的3%,保有地質儲量249億噸。
在山東的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比重超過7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節能減排壓力著實不小。
山東要想改變目前局面,大力發展新能源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目前山東已加快省內新能源整體建設步伐。
具體來說,在該省今年發布的《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指出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科學發展風電。
其中就風電來說,據相關部門評估,山東風能資源總量約6700萬千瓦,風能資源較大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山東沿海地區、濰坊中部地區、魯中山區以及半島內陸丘陵等區域。 正因為發展風電具有天然優勢,近幾年山東一直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鼓勵風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發電,風電已經成為該省發展最快的新能源發電項目。
截至目前,國家共下達了六批風電建設規模,山東積極爭取建設規模1334.6萬千瓦。其中,全省已建成風電場161個,裝機容量744萬千瓦,居全國第五位;風電占全省電力裝機比重達到7.6%,風電已經成為該省新能源發電中占比最大的能源。
風電實現全額消納
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早前印發的《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顯示,到2017年年底,該省陸上風電將達到85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000萬千瓦。另外,到2020年,省內海上風電將達到300萬千瓦,發展前景十分明朗。
憑借政策紅利,山東各地市發展風電的熱情正日益高漲。
以煙臺為例,該市海岸線蜿蜒漫長、島嶼眾多,憑借獨特的沿海地理位置,煙臺風能資源尤為豐富,適合風力發電,是全省風電發展最早,裝機規模最大的地區之一。
資料顯示,近年來煙臺風電發展迅速,目前并網風電場已超過30座,裝機超過1700兆瓦,占全省風電總裝機容量的四分之一。
按照煙臺“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850萬千瓦,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50萬千瓦,其中包括萊州、長島2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以及陸上風電項目。
煙臺并非孤例,濰坊近年在發展風電上取得的成績同樣可圈可點。
記者從濰坊供電公司獲悉,近年來該公司積極支持節能減排和生態濰坊建設,開辟新能源并網的綠色通道,去年風電和光伏總裝機容量居全省第二位。截至今年5月12日,濰坊電網新能源發電量達1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9%。目前,濰坊電網已有20座統調新能源電廠,總裝機容量達1370兆瓦,其中風電場13座,裝機容量1160兆瓦。
除上述地區外,隨著今年該省風電開發建設方案火熱出爐,包含濟南、青 島在內多個城市共計329.87萬千瓦項目列入規劃,山東風電發展必將迎來新一輪發展。
另外,與風電發展息息相關的是山東電網自身強大的消納能力。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山東電網并網風電、光伏發電及生物質能發電等新能源容量共計958.54萬千瓦,占全省電網總裝機容量的14.66%,全年共為山東貢獻了179.75億千瓦時清潔電能,占全省全年全社會用電量的4.37%。
就風電來說,截至2015年底,山東電網并網風電場106座,機組4644臺,容量729.84萬千瓦 ,同比增長17.30%;全年發電量112.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71%,且實現全額消納。 據山東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省電力公司一直把服務新能源發展作為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積極做好風電集中區域的電網規劃、建設,“十二五”期間在全省建設8座220千伏風電換流站,為確保清潔能源場站及時并網、全額消納創造條件。
另外,該公司還在省、市兩級電力調度控制機構設立了新能源管理崗位,加強與新能源場站的溝通、交流;研發應用了新能源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加強對風電機組的運行監控,不斷提高風電功率預測的準確率。目前,并網清潔能源機組發電功率預測準確率超過90%,為清潔能源機組科學調控和并網發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