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理開發利用風能資源?
1月12日午后,記者來到無為縣嚴橋鎮。“這是我們華電福新無為風電項目1-3期風電場平面布局圖,目前一期二期已經建成并網發電,累計投產容量9.6萬千瓦,一年可利用小時數在2130小時左右。一期二期共48臺風機主要分布在周邊的山脊上,周圍居民較少,建設風電場對場區內生態環境影響較小。 ”華電福新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清遠介紹。
沿著崎嶇曲折的山道攀登,半山腰上便是華電福新無為嚴橋風電場的升壓站。和全省其他風電場不同,這里是風格迥異的徽派建筑,粉墻黛瓦,院落里種滿了常青灌木。監控室里,每臺風機的風速、功率、風機狀態、日發電量等一目了然。 “我們的升壓站剛竣工不久,秉承節約化設計理念,與生活區嚴格分開。 ”公司負責人楊旺生說,他們在山腳下正謀劃建一座集中監控中心,建成后能把華電福新在全省每臺風機的運行狀態囊括在內,真正實現少人值守、集中監控的高效運作。
隨著我省風電的快速發展,風電場對局部生態環境及自然景觀等影響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風電開發項目的一大亮點便是,嚴格執行環保設置與主題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 ”楊旺生說。
在連綿群山環抱中,一條平整寬闊的嶄新道路蜿蜒而上,直通華電福新在東山的風電開發現場。“這條路是我們為了在山上施工修建的,投入2000多萬元,目前已經修建了將近四公里。 ”張清遠說,為了防止水土流失,他們在路兩側,再植上草皮。
風力發電是國際上公認的技術最成熟、開發成本最低、最具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據安徽龍源統計,該公司目前投產項目近70萬千瓦,年減排二氧化碳130萬噸,二氧化硫7588噸,環保效益顯著。
然而,風電行業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小覷。根據最新的陸上風電項目上網標桿電價調整政策,2016年、2018年四類資源區分別降低1分錢、2分錢。業內人士認為,風電上網電價下調對本身就屬低風速地區的安徽來說影響更為明顯。但長遠看,有利于整個市場的規范化。
風電開發競爭愈演愈烈,省內適合風電開發的區域愈加有限。“一方面亟須政府加強科學規劃,避免無序競爭,另一方面隨著在運營風電場的增多,更要提升公司生產運營管理水平,以期與規模的快速發展相匹配。 ”盛曉明說。
據預測,2020年我省風電消納能力在1月份達到最小值約360萬千瓦,在8月份達到最大值約960萬千瓦,其余各月消納能力在740萬千瓦至930萬千瓦之間。記者從省能源局了解到,我省在制定風電發展“十三五”目標時,綜合考慮了可開發資源情況、電網消納能力、項目建設進度和技術進步、電價下降等因素,初步規劃到2020年并網風電裝機規模300萬千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