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源概況
黑龍江省風能資源分布特點為東、西部偏遠地區風速最大,東南半山區風速次之,中部風速較小,北部地區風速最小。春冬季風速最大,是風能資源利用的最佳季節,秋季次之,風能資源利用的最佳時段為午后到夜間,個別區域有所不同,隨著高度的增加,風能資源量明顯增加。
風能資源開發潛力較大的區域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東南半山區、東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以及連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松花江谷地。在70m高度,年平均風功率密度>300W/m2的技術開發量為1301萬kW,分布在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與哈爾濱交界處、雞西南部、七臺河南部、雙鴨山的西南地區、哈爾濱的東部以及伊春與鶴崗交界處。風功率密度>300W/m2的技術開發量為9651萬kW,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西部的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西部、佳木斯中部和南部以及雙鴨山中部地區。黑龍江大部分地區的風功率密度>200W/ m2以上,技術開發量為1.4825億kW。
二、電價
2014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適當調整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3008號),決定陸上風電繼續實行分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同時,將第I類、II類和III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調整后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9元、0.52元和0.56元;第IV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時0.61元不變。新的風電標桿電價適用于2015年1月1日以后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以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后投運的陸上風電項目。(見圖1)。
圖1:全國風力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區圖
黑龍江部分地區屬于Ⅲ類資源區,本次調價對黑龍江雞西市、雙鴨山市、七臺河市、綏化市、伊春市,大興安嶺地區的風電建設投資收益有影響,新投產的風電發電項目收益率將下降,成本回收周期延長。除上述地區外的區域屬于Ⅳ類資源區,調價對風電建設投資收益沒有影響。(見表1)。
表1:2014年調整后的全國風力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