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交通部長蒂芬澤稱,聯邦政府打算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建40個海上風電園,其中北海30個,波羅的海10個,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總裝機容量為12GW,發電量可滿足1200萬家庭用電需求,并為德國北部創造3萬個工作崗位。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認為,隨著全球能源危機的日益加劇,風電這種清潔能源,不論從增強能源安全方面,還是從保護環境方面,已經成為各個國家替代能源的首選。2008年雖然經歷了歷史罕見的金融危機,但風電依然成為最具吸引力的發電投資。這也是中、美、德等國家近期紛紛加大在風電領域投資的主要原因。
姜謙同時指出,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與中國等國家集中開發陸上風電不同,德國、美國等已經把海上風電作為未來開發的重點。這一方面當然與這些國家可待開發的陸上風電資源相對較少有關,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德國、美國等風電強國依靠逐步積累的經驗,已經有能力開發技術難度更高的海上風電項目。而這一點不僅對其本國的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甚至對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海上風力發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近海風電場的開發主要在歐洲的丹麥、荷蘭、英國、瑞典、愛爾蘭、德國等國家。到2007底,全世界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規模達到1077MW,這些海上風電場60%都在淺海區。近海風電場市場廣闊,成為歐洲發展風電產業的新動力。預計在2010年以后,英國、丹麥、瑞典和德國將把風力發電發展重點移師海上。歐洲風能協會預測歐洲近海風電裝機容量2010年達到l0GW,2020年可達到70GW。
另外,截止2008年底,德國風電裝機總容量已達23900MW,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