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風機制造業的后來者,以遠超同期行業增速飛速發展。2009年-2014年,遠景能源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增速超過70%。到2013年,遠景能源已經進入第一陣營,牢牢占據著第四名的位次,且與前面的風機制造商差距仍在縮小。
進入風機制造業的八年里,遠景能源走出了一條陡峭的上升曲線。
這家中國風機制造業的后來者,以遠超同期行業增速飛速發展。2009年-2014年,遠景能源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增速超過70%。到2013年,遠景能源已經進入第一陣營,牢牢占據著第四名的位次,且與前面的風機制造商差距仍在縮小。
中國風能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6月,除金風科技(002202,股吧)的地位無法撼動外,聯合動力新增裝機1338MW,明陽風電1203MW,遠景能源1013MW,三家風機制造商的裝機規模已經很接近。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中國風機制造商的榜眼位次很可能變換,遠景能源是有力的爭奪者之一。
遠景能源在業內亦享有較高贊譽。多位風電開發商人士均稱,遠景能源風機產品,運行可靠性要優于同行,其品牌美譽度接近行業龍頭金風科技。
遠景能源的優勢在低風速地區,它是最早開發低風速風機的制造商之一。
業內一般認為,風速低于7米/秒,就被歸為低風速地區。2011年往后,三北地區棄風限電日趨嚴重,風電開發越來越多地轉向南方的低風速區。
遠景能源的高速增長,正與此吻合。業內流傳,今年中廣核新增風電裝機的近一半來自遠景能源。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章建忠沒有說明具體規模,不過他稱,中廣核是看中了遠景能源在低風速風電領域的經驗。
但低風速地區的競爭正在日趨白熱化。低風速風電市場經歷數年發展,幾乎所有的風機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低風速機組。今年以來,外資風電重新加入戰團,大大加強了在中國的市場開拓力度。
遠景能源董事長張雷稱,三北地區限電嚴重,不是理性市場。現階段遠景會將重心放在超低風速市場。
超低風速,一般指風速為5.5米/秒及以下。《財經》(博客,微博)記者了解到,主流的風機制造商,均已重點布局了這一市場,遠景能源將與它們在同一起跑線競爭。
遠景能源已經證明了自己,它還能不能更進一步?
后起之秀
遠景能源創立于2007年2月,與其他風機制造商不一樣,遠景并沒有制造業或風電相關的背景。創始人張雷此前是一名金融工程師,供職于英國巴克萊銀行。
2007年被認為是中國風電發展的重要一年。
2005年,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風電設備國產化率要達到70%以上。發改委的這一政策,在中國風電市場大發展期束縛了外資風電的手腳,國內廠商趁勢崛起。如今國內前十大風機制造商,絕大多數都誕生在2007年前后。
與國內風機生產商普遍購買國外技術圖紙不同,遠景采用聘請有經驗的人才自己研發的方式。遠景能源內部研發人才,多來自維斯塔斯、哥美颯、GE、西門子等國外知名風機制造商。這也使得遠景的第一臺風機下線相對滯后,到2008年4月,遠景第一臺1.5MW樣機才正式下線。
遠景風機在業內享有較好的口碑。國華能投生產部副總經理周衛華說,遠景的運行質量和金風接近。
彭博新能源財經2014年中國風電運維市場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遠景風機出質保率60%,超過國內其他風機制造商普遍的10%-30%。出質保是指風機在質保期內不出問題,風電開發商退還質保押金給風機商。
彭博新能源財經風電分析師周憶憶解釋,遠景出質保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遠景作為后來者,在簽協議時吸取了其他風機制造商的經驗,開發商沒有太多的漏洞可鉆。另一方面也說明遠景的風機質量的確不錯。
遠景的風機研發借鑒了國外風機制造商的經驗,“降低了邊際研發成本”。其中1.X風機系列借鑒了GE風機、2.X風機系列借鑒了西門子風機。
張雷強調,遠景能源的風機是借鑒了外資風機理念之后的自主研發。他解釋說,遠景風機可靠性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了GE、西門子久經考驗的供應鏈。
比如,GE風機齒輪箱來自南高齒、發電機來自Winergy、葉片來自LM,而這些廠商也是遠景能源的重要供應商。
業內流傳,遠景風機有“GE的質量、金風的價格”說法。過去幾年間,外資風機較國內風機市場平均價格要高出10%-20%。而遠景、金風的價格比市場均價高出約5%-10%。
在國內的風電市場,遠景一直以“高價高質”的形象示人,這與金風頗為相似。在業內,也頗有人將遠景與金風相提并論。
經歷數年的發展,遠景能源在風機制造業內,從籍籍無名,成為行業內的關注焦點。
2009年-2014年,遠景能源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增速為72%。2015年1月-6月,遠景能源新增裝機容量1013MW,占中國風電新增裝機總容量10%,約為風機制造龍頭金風科技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