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曾經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是新疆經濟的最大亮點,現如今卻是不折不扣的“痛點”。
韓召維/供圖
在經歷了最初的跨越式發展之后,開發熱度依舊不減的風力發電,不僅出現了棄風限電問題,而且問題越發嚴重,一些地區限電率高達60%。
投資建好的風機,在風力環境良好的情況下,卻不得不停止運行,真金白銀的投資無奈變成了擺設。
一邊是投資熱度依舊不減的西北熱土,一邊是限電率高居不下的殘酷現實。擺在新疆面前的棄風限電問題,亟待解決。
當通道再成為問題
從烏魯木齊驅車前往吐魯番,沿路南行,在通往絲路重鎮達坂城的道路兩旁,上百臺風力發電機擎天而立、與藍天、白云相襯,在博格達峰清奇峻秀的背景下,在廣袤的曠野之上,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風車大世界——這里就是著名的新疆達坂城風力發電場。
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作為“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之一,一直著力推動以風能、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發展,尤其近幾年,大力推進風能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目前,該區風電裝機并網容量達到135萬千瓦,風電項目總規模已達405萬千瓦,并啟動了千萬千瓦級工程和新能源產業園區規劃。在達坂城風力發電場,云集了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國內五大發電集團以及中節能等“國字號”企業。
然而,人們不難發現:在良好的風力發電環境下,達坂城的許多風機并沒有迎風轉動,而是被迫停運。棄風限電,成為新疆風電人不愿提、但又不得不提的話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所謂棄風限電,就是指風機設備狀態正常,風也很大,但由于電網消納問題不讓風電場發電的現象。
中廣核新疆地區風力發電負責人表示,作為新疆地區的“老風電人”,看著辛苦建好的風機不能發電,真是心疼。每5萬千瓦風機需要耗費7000多噸鋼材(1797, -7.00, -0.39%),再加上土建、運輸,以及各種財務成本,不能發電,是對各種資源的巨大浪費。
他拿著最新的限電數據,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這是中廣核新疆吉木乃風場的限電情況,1月份限電率30.23%,2月份33.6%,3月份47.2%,4月份48%,5月份68%,6月份40%,7月份30%,8月份44%,今年目前的限電率已經達到46%,差不多相當于每兩臺風機就有一臺不能發電,而去年限電率還只有24.8%。”
其他風電場也大致情況相同,中節能風力發電新疆公司總經理戴毅告訴記者,4年前新疆地區的限電率還大致保持在8%左右,今年目前的限電率已經達到31.1%。
“隨著新疆地區在建項目的陸續投產使用,棄風限電的問題在5年內基本沒辦法改變,而且還有愈來愈嚴重的態勢。新疆地區是否還需要更多的新能源項目,這個問題確實應該認真考慮了。”戴毅說。
中電聯近日發布的《2015年1~8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同時顯示,1~8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67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增速同比回落3.0個百分點。11省份的全社會用電量出現負增長,其中包括去年接收了49億千瓦時甘肅新能源電力的青海,其用電量增速為-12.7%,列全國倒數第一。
之前,棄風限電更多是通道問題,但當通道不再成為問題,外送地區也消納不了這么多電,問題又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