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走出亦是未來主題之一,內地現時正致力推動新興市場的基建項目,風電項目相信是范圍之一。若風電相關企業未能取得更佳表現,又如何能配合內地走出去的政策方案?在近日的環保股風潮下,風電股表現較落后,相信與投資者較關注風電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相較之下,太陽能光伏行業在中央政府會繼續在未來8至10年作出補貼的支持下,太陽能光伏行業股份表現較佳,大行高盛更發表報告,指出中央政府提供補助金可以推動光伏電站的裝機規模達標,而裝機成本下跌與科技革新等因素,亦有助太陽能發電成本下跌,為中國採用太陽能塑造了長期經濟誘因。
該行推算,內地的光伏電站裝機目標每增加20%,該行所追蹤的光伏股,2016年之預測純利增長幅度將介乎6%至19%。
中央政府提供補貼,當然是挑持大陽能光伏行業,但是內地最終是以市場化為改革方針。此等補貼是否會加入特定條款,讓相關行業未來發展得更健康及更具競爭力,而非過去內地不是發生的粗放式發展,值得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