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辦什么事情都得花功夫去找各種通知、要求,現在好了,制度更加明確了。”
“是啊,現在公司管理更加規范嚴格,但是制度內容更清晰,流程也更優化了。”
9月上旬,龍源電力基本完成公司管理制度的梳理工作,以更好地適應當前公司的管理實際,這是該公司開展“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提升年”活動的具體實踐和有力舉措,規范了工作程序,明確了職責范圍,提高了工作標準。
當前,該公司正在積極創建國際一流新能源上市公司。公司制度體系是管理的上層建筑,是指導公司各項業務發展的指南針,也是國際一流建設的關鍵一環。此前,公司制度體系為“法人治理制度”和“公司管理制度”兩個層級,其中管理制度包括了綜合管理、計劃發展等六大類制度,基本上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制度體系不夠完善的地方逐漸凸顯,部分新增業務還存在管理制度的“盲點”。
在此次制度梳理過程中,該公司創新工作方式,打破了原有制度框架,調整為三個層級,新增“業務管理通則”作為第二層級,進一步明確了各業務板塊的工作內容,理清了本部和所屬單位的工作職責界面以及主要工作流程。各業務部門在制度建設過程中,全面梳理本部門各方面工作,并通過實際工作對應檢查相關管理制度,不留死角,避免了“為了修訂而修訂”的情況出現。
在2個月的過程中,該公司將成立以來所有發布過規章、辦法、通知、通報、要求等進行了細致徹底的梳理和匯總,對舊制度進行了一次“大掃除”,對各項制度進行查漏補缺、規范格式。這些制度修訂有的是根據集團公司最新頒布和修訂的管理制度,有的是根據公司戰略和業務變化實際情況進行的補充和完善,另外還廢止了已經不再適應公司當前經營發展實際的制度。
例如,當前該公司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發生了新變化,公司以此次制度梳理為契機,根據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新增了10項安全管理制度,其中《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違章行為處罰規定》把違章按性質分為作業性、裝置性、指揮性、管理性四種,按行為的嚴重程度分為嚴重、較嚴重、一般三類,管理更加細致和規范。原有資金管理類制度包括《銀行賬戶管理辦法》和《資金操作管理辦法》,但實際業務中的內部信貸方面并沒有訂立相關制度。公司新訂《內部信貸管理辦法》,規定內部信貸發放的原則是堅持融資預算和年度資金計劃管理,分別明確了無息類、有息類內部信貸發放的審批程序及相關流程,同時規定了內部信貸的還本付息方式,既完善了制度內容,又優化了業務流程;根據目前公司已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和銀行賬戶集中審批,修訂后的《銀行賬戶管理辦法》已與實際業務相適應。
“通過對管理制度的系統梳理和修訂完善,公司已經具備了一套與經營發展實際相適應的制度體系,新的制度體系權責更加明確,工作程序也更加清晰,夯實了基礎管理,是建設國際一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重要保障。”龍源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