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后,日本減少了對核能的依賴,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昂貴的進口能源,且來源受限。該國現在計劃于2040年成為一個依靠風能、太陽能和氫能的“無碳”的氫能社會,這就是2015年的DNV GL夏季項目的背景。
在DNV GL實習的13名日本學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用于在海上生產、儲存和運輸可再生的氫能。這個名為“時代”的項目可為日本提供清潔的氫能、能源的獨立、一個更加綠色的環境,以及新的就業機會和更多的土地空間。
NTNU大學大四學生,項目經理Daniel Jakobsen說:“我們開發了‘時代’,它是一個代表消費氫能新時代的概念,也是一種獲取海洋可再生資源和促進完整的清潔能源價值鏈的方案。”
該概念利用漂浮式的海上風機,通過電解過程從凈化海水中獲取氫氣。所提取的氫氣被壓縮和儲存,并用油輪運輸上岸。該項目基于現有技術,學生們估計該技術到2030年將會具有成本效益。雖然該系統完美適用于日本海岸沿線的深海水域,但也很容易適應一些世界各地的海上區域。
8月5日,該項目在挪威Høvik向DNV GL的高層管理人員和行業合作伙伴進行了展示。在展示結束后,DNV GL集團總裁兼CEO Remi Eriksen說:“世界的能源結構必須改變,要實現這一轉變,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產生、傳輸、分配和使用能源的方式。今年的學生暑期項目已經表明,利用海上風電在海上制氫是未來的一種有吸引力的能源選擇。該項目還展示了技術創新如何能夠在實現日本能源獨立雄心的同時,創造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
和行業都對加快氫能技術商業化感興趣。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一直特別希望獲得如何將退役平臺作為氫能的生產設施。
時代技術分為四個步驟:1、氫的生產需要純度很高的水,所以海水在三個節能的步驟中進行淡化。
2、多層的聚合物交換膜(PEM)電解槽將水電解產生高純度的氫氣和氧氣。這使工廠有足夠的能力來匹配風電場的最大功率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