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經驗看,政府的激勵政策在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這些政策措施包括各種形式的補貼、價格優惠、稅收減免、貼息或低息貸款等。高強度的激勵機制是克服發展障礙、促進產業發展的關鍵性措施之一。但本地風電設備制造商難以同國際領先企業競爭時,直接支持風電制造商的政策就很重要。

支持風電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可以分為兩類:直接和間接政策措施。直接政策措施指那些有直接影響當地的風電產業發展目標的政策;間接政策措施相對比較宏觀一些,主要目的在于為當地的風電制造產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大環境。間接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能營造一定規模的風電市場,從而培養出一流的設備制造商,同時能為風電場的投資者和風電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供了穩定的政策環境。
(1)要求一定的國產化率
要求風電場使用國產風機是促進風機本地化的一條直接途徑。政策一般規定,在安裝的風機設備中國產化率必須占到一定比例。這樣的政策要求要進入當地市場的風機制造商要么將其生產基地向當地轉移,或向當地企業采購風機所需的零部件。
(2)鼓勵使用當地產品的優惠或激勵政策
采用優惠政策鼓勵使用一定比例的當地產品和風機設備的本地化生產,但不是強制性地要求這樣的行為。這些激勵政策包括:如果在工程中選擇當地風機產品,則政府將向開發商提供低息貸款;向那些將產品制造基地遷入當地的企業提供優惠的稅收激勵政策;或向采用本地風力發電設備的風電場電力提供補貼。
(3)關稅激勵政策
通過控制關稅來鼓勵進口風機設備的零部件而不是整機系統是另外一種直接激勵政策。同進口國外制造的風機整機系統相比,這個激勵政策可以使他們支付較低的關稅進口零配件,從而為那些打算在當地制造或組裝風機系統的企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是,這種政策在未來可能會受到挑戰,因為這種政策會被視為在技術貿易上制造了壁壘,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成員國之間不能設置貿易壁壘。
(4)稅收激勵政策
政府可以通過各類稅收激勵政策來支持風機產業本地化。首先,可以使用稅收激勵政策鼓勵當地公司涉足風電行業,例如采用風機制造或研發稅收激勵措施?;蛘撸档惋L機技術的采購者或銷售者的銷售稅或收入稅,以此來加強國際競爭。稅收優惠政策還可以適用于國內外合資公司,以促進在風電領域的國際合作和技術轉讓。此外,稅收減扣措施也適用于風電產業的勞動力成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