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一正在走向世界 風電業務是“開路先鋒”
謝志霞介紹,雖然在新常態的經濟環境下,國內的機械制造業和工程機械行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萎縮,但是根據三一集團統計數據,2015年1到5月份,三一產品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4.9%。三一集團一直把國際化視為“第三次創業”,對其戰略地位極其重視。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曾說過:“一個民族的三一,首先一定是一個全球化的三一。” 2015年6月12日,36個非洲國家大使到訪三一集團,并度過了一個精彩的“非洲之夜”。使團對三一集團的規模和發展表示贊嘆,認為三一產品代表了中國制造的全新形象,希望未來通過“中國制造”來提升非洲產品的價值。實際上,不論是打造高品質產品,改變中國制造的形象;還是通過國際維權活動,提升中國制造的品牌知名度,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世界級的三一品牌正在展露頭角。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驅動,依托三一4個海外生產基地、20個海外子公司和遍布 150個多個國家的銷售網絡,三一的國際化步伐必將邁得更快、更穩健。
在此期間,三一重能則充當了集團國際化發展的“開路先鋒”。
2010年9月1日,三一重能5臺2兆瓦三一風機首次出口美國Ralls風場,成為有史以來我國出口單機功率最大的風電機組。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一SE8720機組在Ralls風場一次性調試成功,并入美國電網。
2013年5月,三一重能與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國際工程公司,簽署了埃塞俄比亞ADAMA二期風電場工程102臺風電機組設備采購合同。該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53兆瓦,合同金額超過6億元,創下迄今為止中國最大單筆出口合同記錄。
隨著中國風電事業的飛速發展,“爭奪世界第一裝機量”的概念近年來已在國內企業中蔚然成風,但實事求是的講,目前國內風電行業與國際水平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也說明風電國際化仍然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三一重能在此時提出成為“世界風電第一品牌”的愿景目標,就是要在全球風電市場上實現技術、品質、裝機量、施工、服務、金融支持等全方位領先地位,其全球化視野、格局與決心可見一斑。
謝志霞表示:“三一重能積極響應和跟隨國家關于企業“走出去”的倡導。相信在 “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指引下,三一風能業務在國際化道路上一定會有一個非常出色的表現。”
“在破舊立新之間肯定會有一個過程,不管是一個行業的破舊立新還是一個國家的破舊立新都會存在一些沖突或者沖撞。”謝志霞表示,要顛覆一個行業的普遍認知、推動真正變革的時候,肯定會存在一些阻力,“相比較來說,我認為風電行業的阻力還是和緩的。風電行業的決策者在我國經濟生態中處于比較高端的層面,他們充滿智慧,對新技術和新改變很渴望。我接觸過的大部分客戶對我們的產品和全產業鏈模式都很感興趣。我們都希望行業能夠出現一些新的變化。”
清潔能源依靠政府補貼和優惠電價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政府總有一天會放手讓市場來調節資源。脫離了專屬政策的扶持,未來清潔能源的盈利能力能否跟上市場的變化,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希望三一重能全產業鏈模式下的技術創新能力、綜合制造能力、持續服務能力能夠為行業的進步增添推動力,使風電行業真正做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從而具備與傳統能源相抗衡的競爭力。
最后,謝志霞也給我們留了一個懸念,三一重能的創新技術到底是怎樣的?全產業鏈下的“革命性”產品會是什么樣的?目前寧鄉風場的場內實驗已經做完,并網發電后其創新技術將全面展示在行業面前。10月,三一重能將會為我們揭開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