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成立,主要以太陽能電站系統集成為主業。同時,也正在發力去做聚光熱發電鏡場、光伏發電陣列及太陽能電站智能控制系統。)
點評:能源互聯網必定發端于分布式新能源,最有可能的是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適用于陽光不被遮擋住的陸地和建筑面,即除了海洋,可以廣闊分布于地球表面。分布式光伏可聯網,可離網,連接的是廣大的C端和B端用戶,在群眾參與程度方面來說,分布式光伏是最廣泛的。——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歐文凱
SPI董事長彭小峰實際上,我們對SPI的定位就是新能源互聯網公司,我們就是要去構建一個能源互聯網生態系統。在互聯網方面,SPI現在有7家子公司,主攻電子商務、融資租賃、能源互聯網交易平臺等。這些公司,都是彼此相互聯系的,并且可以實現互聯網的對接。比如說,你既可以在我們電子商務平臺上采購組件,自己去做電站。也可以委托我們在線下幫你安裝整套的光伏產品。這個就是能源互聯網。
(備注: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 (Solar•Power Efficiency•Internet)簡稱SPI,是一家國際能源互聯網公司。其前身是美國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07年在美國上市。
2014年9月,彭小峰正式辭任賽維LDK董事長。不久后,他出任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公司(SPI)的掌舵人。2015年1月20日,在北京大飯店,出任SPI董事長5個月之后,彭小峰帶著他的“綠能寶”回歸到人們的視線中。這次,他將互聯網能源與互聯網金融引進太陽能光伏行業重整旗鼓。)
點評:關于彭小峰,其實有兩個故事:一個是“屢戰屢敗”的故事,一個是“屢敗屢戰”的故事,你更愿意相信哪一個,取決于你的世界觀。——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
海潤光伏董事長楊懷進說老實話,我認為互聯網不會創造物質出來,所以說到底還是要把實業做好才行,所以對我們自己來講,把產品質量做好、成本做低,然后再借助于更好的互聯網,能夠消除渠道,更好的管理系統,如此而已,我們沒有特別的恐慌互聯網。
點評:最近陷入股東高位套現門的海潤光伏恐怕是暫時沒有時間布局能源互聯網了。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董事長瞿曉鏵互聯網已經走進光伏行業了,比如說從生產端,我們現在一個工廠中的生產計劃已經基本上電子化了,包括 ERP軟件都很先進,可以把全球各個子公司聯系了起來。 另外一方面,是在銷售端。比如說在歐洲、日本的網站上,你可以直接用系統選擇太陽能板,輸入一些資料和數據,包括屋頂的類型,傾斜角度,家里有多少人口、多少電器,基本的生活規律等。那么這個系統就可以馬上算出來,并建議你安裝什么樣的系統,估計能省多少度電,經濟效益是怎樣的。但是很可惜,在中國目前還實現不了。
點評:互聯網的發展之路是: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目前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時期,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層出不窮,并且短短時間內冒出了非常多的高價值高市值公司。未來5年,移動互聯網將全面滲入到傳統產業里,物聯網也開始滲透到傳統產業里,每個傳統行業,都會產生具有顛覆性商業模式的公司。特別是在廣闊的能源互聯網領域里。——航禹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歐文凱
能源互聯網的6個商業模式
對于以上大佬們對“能源互聯網”各種各樣的看法,航禹太陽能董事歐文凱表示,目前國內對“能源互聯網”概念的認知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從能源生產端到能源消費端,通過電網都連接起來,成為不同能源間互相物理連接的一張巨網”,這類認知主要來自于電力界;
另一類是“對能源產業進行互聯網化,將能源賦予新的數據信息屬性,應用IPv6、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動態調配能源生產、傳輸和消費,提高整個能源產業的效率和能源使用的效率,避免巨大的能源浪費及損失”。
而他對“能源互聯網”概念的認知屬于后一類。
同時,歐文凱認為,未來能源產業在互聯網化的進程中,將會涌現非常多的商業模式,有不少商業模式將是顛覆性的商業模式。比如以下幾種:
最上游的材料及設備領域,會產生如“找鋼網”這類B2B產業垂直電商
能源生產領域,會產生各種基于大數據的第三方工業節能商業模式
能源生產的產品領域,會產生電子交易所這類B2B現貨交易平臺和期貨交易平臺
能源消費領域最具想象空間,會產生各種類型的O2O商業模式(B2B,B2C,C2B,C2C,監控節能類、方案解決類、交易類)
每個產業鏈條,都會產生基于大數據的第三方專業解決方案商業模式
具有穩定現金流的能源資產領域,會產生基于資產證券化的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P2P、眾籌等)和基于交易的O2O平臺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