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并沒有直接回答記者提問,而是認為遠景將來肯定會超脫風能、太陽能、能源,走向萬物互聯。
很多人都在談IOT(Internet of Things),萬物互聯時代,有多遠,有多近,何時引爆,我們不得而知。單就能源互聯網,起碼遠景已經在做準備,他們認為能源的市場化、民主化、去中心化、智能化、物聯化等趨勢將注定要顛覆現有的能源行業。
時間一晃七年,曾經的追風小子,也已闖入全球風電領域最具影響力百人榜,位列第八。風電行業專家Anders V. Rebsdorf,現任遠景丹麥全球創新中心研發總監,也是當年第一個被挖到的外籍專家。他曾說:“之所以會加入張的團隊,是因為這里給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舞臺,因為我們都有著改變世界的情懷”,雖然“情懷”二字如今險些被“人類”玩壞。就像你去看外界評論,有的人認為遠景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腳踏實地,矢志不渝,但有的覺得它就是比較善于營銷——廣告做得好、詞寫得棒,說得不好聽,似乎比較能忽悠。褒貶不一。
在接受《中國機電工業》記者采訪前一周,2014年11月21日,張雷還身在地球另一端。遠景能源與新西蘭最大的基礎設施投資開發和運營公司Infratil以及新西蘭最大的投資基金Morrison,簽署了新西蘭第二大城市——基督城的“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遠景能源將作為“智慧城市”項目的總系統集成商,為基督城提供智慧城市的整體解決方案。
遠景發布的對外通稿中提到,通過“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對城市能源、建筑、交通、社區等海量數據的實時搜集,將人、商業、運輸、通信和能源等城市運行的各個核心系統整合起來,再通過“云端”數據分析與處理,轉化為智能指令,優化城市載體的智能管理和使用效率。
“很多人都說智慧城市是個噓頭”,我沒忍住如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并補充了一句,“在國內”。
“所以我們走到國外,先把這一個樣本城市做好”,聊到興起時,張雷又開始了提問,“你怎么看智慧城市?”,“你覺得遠景是做噱頭嗎?”
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在《喬布斯傳》中曾這樣寫:“比爾,感謝你對這家公司的支持,”穿著短褲的喬布斯蹲在那兒說,“我想世界因為有它會變得更好。”
如果非要回答,我會說,無論噱頭與否,只愿世界因為有“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