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新能源項目已從原來的“核準制”變為了“備案制”,如果指標發放部門協調不足,將導致部分企業“未批先建”,這非企業所愿,而是因競爭、想提前獲取電價、地方要求所致。
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日前披露了10家未批先建的新能源企業,其中不乏知名公司。被點名的企業中,包括了龍源、華電尚德、國華射陽陸上風電、中節能東臺太陽能(三期)等。
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種“未批先建”做法,非企業所愿,而是因競爭、想提前獲取電價、地方要求所致。
知名企業被通報
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在全國開展了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審批簡政放權落實情況專項監管工作,并將江蘇列為駐點監管省份。在駐點江蘇監管工作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未批先建、提前開工等違規建設問題。為進一步規范新建可再生電源項目投資建設秩序,維護健康有序的電力建設市場環境,現根據要求,對涉及的違規企業予以全省通報。”
記者在名單中看到,被點名的公司有:龍源大豐陸上風電、國華射陽陸上風電、華電尚德東臺(三期)、中節能東臺太陽能(三期)、濱海振發太陽能電廠、南通建海投資有限公司、南通市弘煜投資有限公司以及中節能如皋分公司、海安鼎輝新能源等。
其中,龍源大豐陸上風電的開工日期為2011年8月,要比核準日期提前了3個月,國華射陽項目、中節能東臺太陽能等公司的開工日期,也要比核準日期分別提早了5個月和7個月。多數項目的開工日期,集中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上半年,但2013年下半年有關部門才予以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