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蟄伏已久的海上風電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映入人們的眼簾。
電價未確定補貼已先行
2014年5月4日,新版《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對外公布。《辦法》顯示,風電補貼標準分為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其中陸上風電補貼標準為0.1元/千瓦時,海上風電為0.2元/千瓦時。
《辦法》發布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6日,上海臨港海上風電場一期100兆瓦(總裝機200兆瓦)項目公布工程勘察中標公告,項目已進入開工前期準備階段。這也是國內獲批開工的第二個近海風電場國家級示范項目。
從整體來看,政策扶植滿足項目需求、項目呼應政策發布時間,水到渠成。但從行業角度來看還是可以看到一點瑕疵的。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尚未對海上風電上網電價作出規定,有權威專家透露,海上風電電價政策仍在研究過程中,尚無確切的推出時間,預計海上風電的上網標桿電價問題最快有可能在今年解決。
確定補貼政策可以提高海上風電項目建設的積極性,但是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建成項目不多,在上網電價尚未確定時推出地方性風電補貼,會不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全國海上風電上網電價價格的制定,這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問題。
電網積極配合發展海上風電
“十二五”將盡,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已建成的海上風電項目共計430兆瓦,這距離“十二五”規劃提出的5000兆瓦的目標相差甚遠。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近日表示,我國海上風電實現 “十二五”期間裝機500萬千瓦的目標有一定難度。
興許是迫于政策壓力也或許是真看到了海上風電發展的機遇,從政策到輸電再到建設,與海上風電相關的各方單位表現得比要積極得多。
近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開始實施海上風電檢測基地項目建設選址工作,以保障未來海上風電大規模接入電網后安全穩定運行。
4月,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應用“沿海大規模風電并網檢測與安全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項目研究成果,順利完成了4.95萬千瓦低風速風電場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的性能檢測和調試,提升了沿海風電場無功控制能力,有效保障了風電場并網安全。
前兩年的“棄風限電”給風電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心靈創傷”,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想好好利用海上風電,電網輸送必不可少,電網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上風電受各國重視
今年入春以來,過去不重視海上風電的國家開始重視發展海上風電,重視海上風電的國家開始大力建設海上風電項目。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日本海上風電裝機量只有40兆瓦,較英國的3689兆瓦和丹麥的1272兆瓦相去甚遠。
今年三月份,日本政府宣布將減少太陽能發電補貼,同時為海上風電引入比陸上風電更高的補貼額,以鼓勵海上風電發展。
2014年5月7日,美國能源部宣布,將在未來4年向3個近海風能發電示范項目追加最多1.41億美元投資,以促進美國近海風能發電技術提升和整個風能發電產業發展。
受全球溫室效應與氣候變化影響,近年,美國政府和企業界均加大了對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入。根據美國風能協會的統計,美國風能發電占全國并網總發電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1%升至2013的4.1%。
而在美國發力發展海上風電的趨勢下,中國企業也分得了一杯羹,近日舉行的美國風能展上,美國能源部官員表示,包括漁夫能源(Fishermen's Energy)在內的三個海上風電項目已獲得美國政府資金支持。
湘電股份中標的漁夫能源(Fishermen's Energy)25MW海上風電項目已經獲得美國能源部400萬美元的資金支持,在經過電力監管部門批準后,有望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