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棄風限電”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風電行業的發展,為了突破并網瓶頸,國家在“十二五”期間一改以往的思路,提出“集中+分散”的風電開發方式,并指出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1億千瓦風電裝機目標中,將有至少2000萬千瓦的份額屬于低風速風場的開發。至此,低風速風場開發大幕拉開。
近日,來自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首臺掃風面積最大的1.5兆瓦風電機組——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聯合動力”)生產的UP97機組性能優異,在同樣低風速工況下發電量超過UP86機型20%以上,高出預期設計目標5個百分點以上。
“UP97機組性能好得出乎意料。”國電聯合動力技術總監張啟應對記者表示,目前該機型已經投入批量生產,首批將為陜西、云南、寧夏等省市自治區的低風速風場供貨。
王牌機型出爐
近年來,“棄風限電”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風電行業的發展,為了突破并網瓶頸,國家在“十二五”期間一改以往的思路,提出“集中+分散”的風電開發方式,并指出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1億千瓦風電裝機目標中,將有至少2000萬千瓦的份額屬于低風速風場的開發。至此,低風速風場開發大幕拉開。
低風速風電項目一般是指風速在6~8米/秒之間、年利用小時數在2000小時以下的風電開發項目。據統計,全國范圍內可利用的低風速資源區占全國風電資源區的68%,且均接近電網負荷的受端區,也就是人口密集、缺電的經濟發達地區。與風電發展較發達的歐洲相比,我國低風速地區占地更為廣泛。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國電聯合動力的研發團隊一直對這一領域保持著高度敏銳性,始終緊跟市場發展節奏。2013年9月13日,國電聯合動力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風輪直徑最大的低風速王牌機型——UP97并網發電,該機型完全由聯合動力自主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
作為目前超低風速領域的王牌機型,UP97集諸多領先技術于一身,最受關注的是其能把風機適用風速降到5.5米/秒的超低水平,使占我國風資源30%的超低風速地區也具備可開發價值。此外,該機型最優能量捕獲技術能帶來風電機組2%的效能提升;優化降載技術,使風機具備超強風速抵御能力;塔筒基礎優化技術,使得該機型可與1.5兆瓦平臺共用塔筒,從而不增加因塔筒差異增加的費用;集成于主控的健康監測系統、冷啟動與自耗電優化設計……諸多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確保了UP97的卓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