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月,也就是明年1月,華銳風電36億股面臨解禁。目前,這部分解禁股市值近166億元,華銳總市值是185億元。
此次大規模解禁,是否將導致市值蒸發?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寧表示,解禁股主力機構一般不會立刻拋售。一位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也許未來,華銳風電以及風電行業的前景會轉暖,但真的不建議購買華銳股票。”
以最高發行價亮相A股主板的華銳風電,如今的日子并不好過。“棄風限電”的行業現象嚴重,風電場投資者無法通過發電得到滿意的利潤,向華銳購買風機的需求也就隨之下降。
財報顯示,公司去年虧損5.8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虧損近7億元,預計全年仍然虧損,明年應該逃不過ST命運。目前,華銳提出了“兩海戰略”,以海外訂單、深海項目作為突破口。業內認為,“兩海戰略”概念新穎,但前景不明。
最高發行價股票兩年連虧
伴隨著中國風電從無到有,再到風電裝機量全球第一,華銳風電創造過盈利奇跡。
數據顯示,2008年,華銳風電凈利6.22億元。2009年實現凈利是前一年的三倍之多,達到18.92億元,2010年再次攀高至28.56億元。
2011年1月,巔峰期的華銳風電登陸A股主板,90元發行價刷新了最高發行價紀錄,總股本約10億股,總市值約900億元。
2013年11月29日,股價為4.6元,總股本約40億股,總市值約185億元。據此計算,公司總市值蒸發約80%。
與此同時,華銳風電業績“大倒車”更為嚴重。2011年、2012年、2013年前三季度,華銳的凈利潤分別是7.75億元、虧損5.82億元以及虧損6.99億元,今年預計全年仍將虧損。
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去年以來國內風電市場由于并網困難和限電問題持續發酵,開發商效益下降,政府項目審批和銀根收緊,更加深了產品供應的惡性價格競爭。整機廠商全面持續虧損,風電產業進入寒冬期。但這期間,與開發商捆綁的國電聯合動力逆勢發展,擠占了一些市場份額。
陶剛將現在形容為風電行業的“階段性谷底”,他說這個行業已經是“毛利薄、賺錢難”。據介紹,早期毛利率可以達到30%到40%,現在已經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