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草湖南望,在吐魯番盆地以西的茫茫戈壁上,一排排銀色“風車巨人”千里布陣,百里為營,槳葉旋舞,蔚為壯觀。這是10月22日,記者在華能托克遜白楊河風電場看到的情景。
“別小看這些‘巨人’,只要有了新疆托克遜縣的風,它們隨風轉轉就能來錢呢!”當地群眾驕傲而自豪地說。記者發現,如今托克遜人說起“風”來,不再是滿臉憂愁,而是掩飾不住的笑意。
托克遜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轉變?
大風曾經給托克遜縣帶來了莫大的危害。大風一來,飛沙走石,天昏地暗,莊稼和房屋等均受到很大破壞,人們談風色變,不少人至今對2007年該縣刮起的大風吹翻火車的“壯舉”記憶猶新。
氣象資料顯示:托克遜縣每年8級以上大風平均108天、10級以上大風平均30天。
風災讓人膽寒,但風中蘊含的強勁能連更讓托克遜人為之興奮∑學數據顯示:該縣所處的吐魯番盆地西北部風區全年3~20米/秒的有效風速約為5000小時,有效風能密度為200~350千瓦/平方米,有效風能為1000~1500千瓦小時/平方米,區內風能蘊藏量每年可提供的電力相當于22億千瓦·時。
面對如此巨大的風能資源,托克遜人并未等閑視之,而是變災為寶,將昔日肆虐的大風變成了“致富財寶”。
據該縣招商管理局局長徐立和介紹,近年來,該縣充分借助風能資源豐富的優勢,抓住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的大好機遇,先后引進了華電、華能、大唐、五凌、中廣核等大集團、大企業,全力推進風能項目落地建設。
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的風電總裝機量達49.5萬千瓦。此外,大唐、華能白楊河、中廣核、中電投、華電、新疆銀風等一大批風電項目正在建設或申請核準之中。按照規劃,2020年該縣規劃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00萬千瓦,是目前已建成總裝機容量的4倍多,年產值將達數十億元。
快速發展的風電產業也帶動了風電裝備制造業發展。今年8月,托克遜風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正式啟動建設年產500套垂直軸風電發電機組廠,這標志著該縣在打造完整風電產業鏈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