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平均8級以上的大風天氣就有150多天的哈密地區十三間房“百里風區”,由中國風電設備研發和制造的領軍企業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投資0.6億元建設的兆瓦級風電產業基地,198臺套1500kW風力發電機組陸續運行,將哈密地區豐富的風能資源就地轉化成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內地。
7月11日,記者在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寬闊敞亮的車間里機聲轟鳴,工人正在加緊生產,每年的下半年是風電生產的高峰期。
近期,金風科技等三家企業榮獲首屆“自治區人民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不僅代表了新疆企業管理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新疆三大產業的發展方向。其中,金風科技代表了新疆新興產業的最高水平,自治區質量興新領導小組專家評審組對其作出的評價是:金風科技從實踐中總結提煉企業文化理念,文化建設形成優勢。在技術上極具創新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設計開發過程管理達到較高水平。其‘一站式’服務體系,在產品營銷方面贏得優勢。2012年國內新增裝機市場排名第一。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為生產經營管理提供了保障。
“誰打質量牌,誰就有未來。”這是今年在一次媒體座談上,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談及風電制造業市場競爭時說的話。他強調,風電是“長跑項目”,其投資回報期長達20年到25年,風機設備維護費用將占整個風電項目投資的30%到70%,因此風機產品質量至關重要。
2012年,中國風電產業告別過去“狂飆突進”式的增長,發展瓶頸逐步顯現:上游需求疲軟、下游產能過剩、并網消納困難、棄風限電嚴重、產業鏈資金壓力加劇、出口遭遇貿易壁壘,全行業面臨虧損風險,發展速度開始放緩。但是在如此困難的背景下,金風科技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截至2012年年底,金風科技保持了國內新增及累計裝機全國第一的地位,公司累計裝機容量約1530萬kW,裝機數量近12500臺。2012年新增裝機容量約260萬kW,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113億元和1.58億元。
在金風科技,所有人都有一個共識:質量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風電要完成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進軍國際市場,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擁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
在15年的發展過程中,金風科技實現了諸多國際風電巨頭數十年才能完成的技術和產品跨越,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直驅永磁技術代表著當前風電行業最具成長前景的技術路線。目前金風科技已有8200多臺直驅永磁機組在實際運行中通過了市場考驗,全部1.5MW機組平均可利用率高達99%,第一年進入批量生產的2.5MW機組可利用率也達到95%,客戶滿意度不斷提高。
對于未來發展方向,金風科技提前謀劃,積極布局。據金風科技新疆總部總經理楊學軍介紹,從短期分析,國內風電市場將走向“南方”和“海上”;從長遠來看,還要加快“走出去”步伐。